什么是焦虑型依恋? 从情绪取向治疗(EFT)的角度来看,焦虑型依恋是在用焦虑掩饰被抛弃的恐惧。焦虑型依恋的人,可能因为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回应方式不敏感及时、不持续或者时好时差,所以长期处于被忽略或被抛弃的恐惧当中。这种恐惧被称为原生情绪。 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原生情绪的困扰,我们可能产生出所谓的次生情绪来自我保护。有的人会愤怒地抗议和抗拒他人,有的人则会产生焦虑情绪,向父母发出既依赖又抗拒的信号,以此确保对方的持续关注。还有的人会展现冷漠无情的一面,让对方感到「我不需要你」,以此来保护自己。 当一个人主要展现的是愤怒和焦虑时,可以被归类为依恋风格中的焦虑-矛盾(anxious-resistant)型,而当一个人展现的主要是疏离和冷漠时,则可以被归类为焦虑-逃避(anxious-avoidant)型(Ainsworth et al., 1978)。虽然风格上有所不同,但是这两种类型的人,所展现的都是最内在的情绪,都是对被抛弃的恐惧、担忧,只是反应不同。尤其是逃避型的人,很容易让人以为他(她)真的冷漠。但其疏离行为实际上是对内在痛苦的掩饰。 焦虑型的人在成年后与伴侣相处时,也常常会展现愤怒/焦虑或者疏离的次生情绪。比如焦虑-矛盾型的人,会要求爱人秒回电话、短信;每天报备行踪;禁止和其他异性来往,如果恋人做了某些事情就视为有可能是不爱我了的表现。一旦违反这些期望,这类型的人就会展现出强烈的愤怒和焦虑情绪来。矛盾型的人,依赖这样的反应来获取对方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从而安抚自己的不安感觉。而逃避型的人,在面对类似场景时,则更多展现出疏离的倾向,采取回避、忽视、冷战等方式,来掩饰自己对关系破裂的恐惧。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