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搭讪的旅行不是好“艳遇” 文 | 李奕 老有人问我,“我说李奕,咋你出门旅行就能碰上这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我旅游就平平淡淡,啥都不发生呢?” 要我说吧,这一是搭讪——你都不跟别人交流,哪会知道别人是不是有意思。 二是,你得相信你特别幸运。 因为那句老话:幸运的人总是幸运! 这句话不是说着玩玩的。 可是真的有那么简单么??? “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20” 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书中作者Tina Seelig提到了一项关于“幸运者”的研究,发现幸运并非是天注定,相反,那些被好运笼罩的人们似乎总是有一些共同点。 就是因为这些特点,他们才比一般人更幸运。 作者在书中阐述了许多幸运者的特点,我则结合自己的经历,把它们总结成了三条“黄金法则”。 1、每天都把自己当成游客 幸运的人是那些能够把握生活中偶然机会的人。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有对周围情况的观察力。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巡航模式”(cruise mode)下,因为太过熟悉,所以流程式的过着每一天,对大多数事物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都见过了嘛! 而那些幸运的人却永远开着“机长模式”(pilot mode) ——小区里来了一位新邻居,他们最先去打招呼;工作上的同事遇到麻烦需要帮助,他们第一个伸出援手;公司里组织有意思的活动了,他们首先报名…… 这些小事未必当时就立竿见影地给他们带来好运,但日积月累,总有一件小事,不经意间便成为了那根撬动地球的杠杆,帮助他们在关键时刻走到了更高的平台。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就算是居住四年的小镇克莱蒙特,我也一直相信总还是有崭新的美好事物等待我去发现。所以我每周日和好友去村里一家不同的餐厅吃brunch,没事就和店老板们唠唠嗑。 于是在网购发现不能寄到学校邮箱时,村里卖裙子的阿姨把她的地址借给我并帮我签收了包裹;在项链坏掉时,卖珠宝的老爷爷免费帮我修好还做了加固。 如果我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一样去和他们聊天搭讪,哪会平白无故得收获这些善意呢? 2、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幸运的人往往是那些愿意尝试新的东西,接触不同的人,包容多元想法的人。 当他人质疑你一直以来的观点和认知时,你的第一反应是立刻反击,还是花一点时间好好听听对方的想法? 当朋友提出要尝试一项新的运动,去一家不熟悉的餐厅,或是突发其想要进行一场冒险时,你的第一反应是拒绝,还是欣然接受? 生性内向,从来不爱麻烦别人的你,是否也敢于在关键时刻提出自己的需求? 昨天Yuki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讲了个她带妈妈毕业旅行的小故事。 她带着妈妈去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玩,结果错过了回旧金山的班车。 原本错过班车的二人就要被困在公园了,这时她问自己“如果李奕在会怎么做?” Yuki是那种非常遵守规则的日本姑娘,从来不迟到,永远按计划行事,也不爱跟陌生人说话。可这一次,她走出了舒适圈,主动去跟另一家大巴公司的司机交涉,成功说服了司机带她和妈妈回旧金山。 没错,这就是我会选择的方式。 朋友们都说我能化险为夷,旅行中再大的困难也能找到应对的方式,其实要获得这份运气的前提很简单:想办法-->沟通-->再想办法-->再沟通-->解决问题。 3、欣赏,感恩,主动帮助他人 我一直深信,幸运的人永远是那些给他人带来幸运的人。 对于那些看上去比你厉害的人,除了欣赏,你还可以考虑:如何不做伸手党,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比如当年我“勾搭”苹果姐姐时,就是发现她刚好有要去古巴的行程,于是主动和她分享了我独自在古巴旅行的经验,后来就再洛杉矶见到她本人并且一起玩耍啦。 再比如后台的留言和提问我基本都会回复,但偶尔有一条光秃秃啥也没有就直接“我要加你私人微信”的留言,我除了无视真的没有其他选择。 朋友圈的内容毕竟私人很多,我凭什么要分享给一个我一无所知的陌生人看?(隐私安全角度上来说也不应该) 但也有用心的小伙伴,除了自我介绍,还表示愿意在我要去的城市带我去吃喝玩乐(看清了我的吃货软肋)于是我就欣然双手奉上微信号并且愉快地面基啦! 我的一位mentor曾对我说,他总是尽力提携每一位后辈,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未来哪一天,他们也许会处在可以提携你的位置上”。这位前辈事业非常成功,人脉也特别广,和他一直助人为乐的理念密不可分。 我还有一个习惯,是看到有对某个朋友有用或者相关的文章和资讯,都会顺手转发,比如“听说你正在旧金山找房子,这个网站上有不少有用的房源”或者“这篇关于纽约的攻略写的特棒,你下周要去刚好可以看看”。 虽说如今随手谷歌一下信息都能自己搜到,这样的分享有时还是能给他人带来不少便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下一次,被帮助的那个幸运者就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