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的本质,就是赋予他伤害自己的权力 作者:仇雪郦 我们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把所有的耐心、温柔都给了陌生人,而把最坏的一面留给最亲近的人。 在看过“因为有爱,有话好好说”这一组视频之后,不少人都潸然泪下,心中更是倍感愧疚。原来,我们不经意之间的言语,深深地伤害了最爱我们的人。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扰:为什么对陌生人、对那些不亲近的人,我们能够以礼待人,和颜悦色;反而,对与自己越亲密的人,我们越无所顾忌,语气不自觉地就变差了,疾言厉色?为什么我们总在伤害与自己最亲近的人? 心理学解释说,这是由于我们对亲人期望过高、感受到的压力更大、更加放肆等原因造成的。这些理由有一定的解释力: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亲人期望过高,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不顺利,我们常常会想:“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了解我呢?别人不懂得配合我支持我就罢了,怎么你也不懂得呢?”这样越想就会越生气,言语神态自然不耐烦起来。那么,社会学对此如何解释呢? 爱一个人的本质,就是赋予Ta伤害自己的权力 社会学家彼得·布劳认为,权力源于不平等的交换。一个人如果支配着别人所需要的服务,并且与别人支配的任何服务无关,那么他就能够根据这些人的服从情况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获得对他们的权力。这或许就是“爱一个人就赋予了他伤害自己的权力”的社会学解释。 在亲密的社会关系中,情感涉入过多的那一方就赋予了另一方支配自己感情的权力,而人们总是迷恋权力所带来的快感。如同视频中呈现的那样,对年纪尚小的女儿来讲,母亲就是她的世界,女儿对母亲的依赖更胜。“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交往中得到了某些东西。” 即使在最亲密的社会关系中也一样。女儿在焦急的等待中期望得到母亲温柔地抚慰:“妈妈就快到了。”这是女儿联系母亲时所期望得到的内在性报酬。而母亲则不然,甚至并不期望发生女儿与自己的这一次交往。在这种不平等的感情交换中,占优势的一方就获得了更大的权力。母亲原本可以有话好好说,但与赢得一个人的心相比,击垮一个人的精神更容易让人获得权力感,因此很多人会无意识地通过控制和支配亲人来体验自己的权力,却从来不认为这种行为会伤害他们。 通俗地来讲,关系越是亲密,比如依赖我们的孩子、无限包容我们的父母、深爱我们的伴侣,得罪他们的成本也越低,就算是对他们非常苛刻,他们也不会计较,或者就算是为此生气,也会很快妥协和原谅我们。而对陌生人客气,是基于社会人际交往的规范,也是自我进行印象整饰的策略。即使单次的社会交往不足以为自己赢得一个朋友,但也没必要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 卸下伪装,肆无忌惮的释放 就像莎士比亚说的那样,“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社会学家戈夫曼借用舞台上演员的戏剧场景,把这种戏剧性的演出运用到了真实世界里扮演着自己角色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印象管理,是个体引导和控制他人形成对他或她的印象的方式;前台是演员们认真地表演印象管理的剧本的地方;后台则是练习印象管理技能的、对观众关闭和隐藏的地方。 在前台,演员会避免所有不适合剧本的表演。于是,在尚不熟识的人面前,个体需要对自我进行印象管理,以打造翩翩君子的绅士形象或是温文尔雅的淑女形象,而避免情绪化、脾气暴躁等负面形象。而后台是演员们不需要进行印象管理的地方,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本来面目。 家正是这样一个后台。通常我们认为家是比较安全的地方,家人是同剧组的演员,不会在观众面前揭穿自己的表演。在家庭这个能给予人心理安全感的环境里,我们卸下在外所有的防备,同时也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容易变得任性妄为,不顾及亲人感受。殊不知,正是我们对亲人的无顾虑伤害了深爱我们的人。 谁该为亲人间无心的伤害买单? 对待陌生人和颜悦色,对待亲人却是疾言厉色?关系越亲密,伤害越是随意。这似乎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悖论,我们给关系亲密的人的包容远不如给陌生人的。每个人都想要有话好好说,视频中的主人公,在看到亲人的反应之后无不愧疚。除了愧疚之外,或许还有些许无奈。我每次都想好好和父母说话、和爱人说话、和孩子说话,可是暖心的话一到嘴边就如寒冰般凉透人心了。 很多人将这归咎于情绪管理不当,无法收放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似乎又演化成了心理学领域的个体问题或者两个人的个性问题。其实不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至少有部分是结构性的,尽管我们经常混淆结构因素与个人因素。 当我还小的时候,我的母亲就是这么不耐烦地对待我的外祖母的,总是嫌弃她唠叨……等我长大了,我一心想改变这种状况,像母亲关爱我那样关爱她,可无形中有一种阻力阻碍我,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个人的问题,与朋友交谈发现似乎他们也处于同样的困境之中。当我们以一种个人的、直接的方式解除这些问题时,会很自然地认定一切本来如此,然而这些问题应该还有别的解。 “因为有爱,有话仍不能好好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例行化的行动所产生的一种意外后果,亦是一种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制约着我们与亲人的日常交往与互动。吉登斯认为人的行动是作为一种绵延而发生的,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流。而行动的反思性监控、行动的动机激发过程同行动的理性化一样,都是人的行为的例行特征,人们以理所当然的方式在行动中完成它。 若不是这样一次打破常规的活动,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态度对亲人的伤害有多大,那么习以为常的冷漠态度和嘲讽语气通过理性化与区域化,不断地经由时空两个向度再生产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