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你身边的那些心灵鸡精逻辑 [url=][/url] 在网络时代乃至手机时代以前,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是由两本杂志支撑的。一本叫做《读者》,一本叫做《知音》。 我们的精神需求分两种:一种来自母性世界的安抚;一种是来自父性世界的指引。 《读者》和《知音》都属于前者,而鸡汤文就是来自母性世界的安抚。 什么叫做母性世界的安抚? 举个栗子: 从前有个亿万富翁来到一个海岛度假,看到一个渔夫躲在树下,就问他为什么不勤奋工作,渔夫说,勤奋工作是为了什么?亿万富翁说勤奋工作就有钱了。有了钱就可以在树下躲阴凉了。渔夫说我现在就可以在树下躲阴凉。 这就是一篇典型的鸡汤文。 这篇文字的主旨是什么呢?你啥都不用做了。亿万富翁是愚蠢的,我们做渔夫怎么了,做渔夫很好啊,虽然没钱,没房,没老婆,没饭吃,可是我们有阴凉,亿万富翁不是也想要阴凉吗?他这么辛苦,和我想要的不是一样吗? 这是什么逻辑?阿Q的逻辑。亿万富翁虽然想要的此刻和你是一样的,可是他拥有财富,拥有自信和价值感,他拥有财务自由,他拥有人生的选择权,你一个穷渔夫,除了阴凉,什么都是没有的。 但是这样的故事却会让80%的人看起来很爽。因为按照2:8理论,我们社会上的80%的人都是屌丝,在心态上和穷渔夫没什么区别。所以在面对挫败的时候,我们就有被安抚的需要。 怎样安抚就有效呢? 有两个方向: 1、阿Q心态 高富帅有什么了不起,他们拥有再多资源,也不如我这样的穷酸屌丝。比如上面的那个穷渔夫的故事。 比如有一篇文章叫做《其实他只是不那么爱你而已》,文章的主旨是你们的婚姻出问题,就是因为他不够爱你而已。所以呢,你最好在结婚的时候,找一个非常非常爱你的人。 文章的逻辑就是:如果对方非常非常爱你,你的婚姻就有安全感。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一辈子只需要吃一顿饱饭就可以了。因为我们只要吃得非常非常饱,以后就不必吃了。 感情基础当然是婚姻稳定的一个因素,但如果你过分以偏概全,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逻辑:如果他爱我,就会来找我道歉——哪怕是我的错——否则他就是不爱我,既然一个人不爱我,我为什么要付出呢? 这个逻辑的无敌就在于,都是你的错,我没问题,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2、丑小鸭心态 哇,原来其实你就是白富美,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或者说,你只需要做一点点儿小事,比如你在公司的地面上看到一分钱捡起来,老板一般会24小时监控的,当他发现你成为那个捡一分钱的那个人,恭喜你了!你明天就可以升职了! 这种心态非常普遍,所以我们要小心批评鸡汤心态,否则你就没法看电影。所有我们喜欢的大片都是这个路数,所有我们喜欢的韩剧也是这个路数:虽然你又穷又丑又没本事,但最终一个大红包砸到你头上,你变成了一个英雄!虽然你又丑脾气又坏又命运多舛(经常出车祸)、家境低微、体弱多病(经常得癌症),但就是有不离不弃的高富帅喜欢你,别的富家女再漂亮再有气质也没戏,因为他们的良心大大地坏。我只要靠我的心里美就可以赢定这个世界啦。 热播剧《武媚娘传奇》试图告诉女孩们:只要拥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和“嘟嘴卖萌、紧锁眉心、深情凝视”三个表情就可以成为一代女皇。 还有一个最可怕的鸡汤段子,荼毒了不知道多少中国儿童乃至中国胎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它隐含着一个逻辑——做落后者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反过来说,只要你学习好了,你就会拥有一切。很多人都信了这个逻辑,到了中年的时候,爆发了中年危机,或者出轨或者精神迷茫——我有了房有了车有了好伴侣和好孩子以及好事业,可是我就是觉得生命毫无意义! 这种鸡汤逻辑就是:幸福就是流水线,你只要按照标准做完了一切,你就会有拥有好的成绩,人生就是赛跑,就是考试。 这两个逻辑简而言之就是:1)你什么都不用做,就会拥有一切或者,你没错,都是这个世界出了问题。2)听妈妈的话,你乖就有糖吃。 这就是母性世界的逻辑——在妈妈眼里,孩子就是天使,就是最伟大的最美好的;妈妈都喜欢乖孩子。 这个世界的逻辑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都需要在人生的开始拥有一种盲目的夸大的自信,相信这个世界上,我一定能是一个存活者,也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秩序的。 但问题是当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离开了妈妈为我们营造的温室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父亲的世界,父亲的世界代表的是外部世界的逻辑。 妈妈的倾向是保护你的安全,让你不要冒险,何必解决问题,不如回过头来看妈妈,不要去管那些烦恼了,别人不肯定你,妈妈肯定你。 爸爸的倾向是,我们要解决问题,不要做鸵鸟,我们的价值感不是来自别人的认可,而是来自自己征服困难的成就感。 我们可以举个鸡汤界的圣母于丹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母性视角,什么是父性视角: 一个大学生问于丹:“我和我女朋友,我们毕业留在北京,我们俩真没什么钱。我买不起房子,就租一个房子住着,我们的朋友挺多,老叫我们出去吃饭,后来我们就不好意思去了,老吃人家的饭,我俩没钱请人家吃饭。我在北京的薪水很低,在北京我真是一无所有,你说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于丹答:“第一,你有多少同学想要留京没有留下,可是你留下了,你在北京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第二,你有了一个能与你相濡以沫的女朋友,第三,那么多人请你吃饭,说明你人缘挺好有着一堆朋友,你拥有这么多,凭什么说你一无所有呢?” 大学生:“哎,你这么一说我突然间还觉得自己挺高兴的。” 于丹的视角就是典型的母性视角。就像是一个小朋友从幼儿园回来很沮丧,他说妈妈:“妈妈,我们举行系鞋带比赛,我输了。” 妈妈说:“这怕什么,宝宝是幼儿园算数最好的。” 小宝宝高兴地笑了。 可是他系鞋带慢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如果是爸爸,他可能就会和小朋友一起研究,如何提升系鞋带的能力,打败对手,或者如果努力了,发现对方是个无法打败的对手,我们可以如何面对这种挫败感。 于丹的例子中,从父性视角来看,这个年轻人要解决的是:
于丹的回答,部分地給了对方新的视角,但总的来说,没有教会对方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总体上,只是回避了问题。 所以,鸡汤文更适合一些极度失血、母爱缺乏的人,当我们的创伤比较重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需要韩剧这种让我们可以迅速麻醉的鸡汤,我们可以维持受伤的自恋,可以解气,可以觉得爽,可以拥有情感的慰藉,和一些用幻想搭建的希望。但我们不能长期服用,否则,我们就可能误以为这就是世界的真理。 所以当下很多人才会“反鸡汤”,呼唤更多的“父性的力量”,它遵循规律,更理性、更讲逻辑,更会让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其实可能只有一部分人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大多数人还是需要两者同时的扶助,才能真正面对这个世界。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