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万物皆变,却从不伸手拥抱 我知道很多人活在不确定性的痛苦中,就像前一阵子一个小伙伴给我发微博私信:毒舌,我男朋友的专业不好,我不确定和他在一起有没有未来。当时我心中就咯噔了一下,我真是个愚钝的人,你说我上大学谈恋爱那会儿,怎么就没有想过这沖深奧的问题。我在现任老公之前还交过几个男朋友,现在想来,那都是惨绝人寰的专业啊,什么涡轮制造、建筑防火……如果以专业论英雄,我该死死抱住那个学计算机或金融的大腿,永不放手。 人的世界观有很多种,但有一种世界观一定会带来人生痛苦——那就是狭隘。 上午洗碗的时候,我在听《罗辑思维》(强烈推荐洗碗、做操的时候听罗胖,三观不狭隘,通俗易懂,为人亲和,又是我们大安徽的老乡)的《有种失败叫作闹剧》,讲张勋复辟那段的事儿(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略过,跳到最后,听罗胖理论联系现实的那一部分)。从张勋失败的故事里面我们得到两点:第一,玩政治的不要相信人(这点就不展开了,反正我们也不玩)。第二,现代社会里,不要相信契约关系。这一点很难理解又不难理解:比如说你刚毕业,羡慕别人的起薪是八千,而你的起薪是五千,但是这个薪水一定是动态的,根据你在企业里的位置和贡献变化的。如果你纠结在五千与八千的区别里,未免视角太狭隘了。现代社会的契约,实力才是基础,如果你有实力,完全可以撕毁契约、拟定契约、改变契约……你不会被一纸劳动合同牵上一辈子,你永远是动态曲折向上的。 我忍不住想到刚毕业那会儿,真的是全民在比薪水的节奏:那个院平均薪水八千,那个院还有一些人没有找到工作;上铺她去了快消,多少多少钱,隔壁宿舍谁谁签了哪儿,解决户口…… 赞一下我的先知先觉,当时就觉得此事太无聊,虽然实在不知道哪里无聊,但总觉得毕业的薪水绝不是决定人起跑线的东西。于是,不过五六年过去,有人从年薪十万变成了年薪十二万而已,有人从零年薪变成了一群人中最富有的……我想,再过去个十年二十年,差距还会比当年所想的更大。 所以,当时我发了一条微博给那个妹子:我不知道你的男朋友有没有未来,但是我知道你们之间一定没有未来。因为她看问题的视角太狭隘,这不是一个专业的问题,因为今天,可以就专业发出疑惑,明天,可以就起薪发出疑惑,后来,可以就别人升职了而他原地踏步发出疑惑……永远在疑惑,永无消停之日。如果怀疑男朋友的人品、努力程度、三观、生活习惯,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些东西烙印在性格里,很难改变。然而专业、毕业学校、家庭收入这些,真的是十分动态的因子,可以影响开头,但绝不能影响结局。 有的人牛,是因为把疑惑都化为了行动;有的人傻,是因为把行动都化为了疑惑。 我个人特别讨厌互联网流行的“屌丝论”:人家那么牛X,是因为投胎投得好,屌丝们放弃吧。自嘲也就算了,最厌恶的是有些人拿这些莫名其妙的话去打击一些起点低的人——这都是命,放弃吧。 有能力改变命运的人太多,上到布衣皇帝下到卖菜卖出模式来的各路土豪,被夸大的,被忽视的,不需要再去举例。然而,成功永远不属于那种带着狭隘视角去看自己的未来,去看别人的未来的人。可网络上有一些掌握话语权的人,却非常喜欢用这种狭隘的三观去哗众取宠,分分钟传递负能量,把一切成功归结于爹和干爹,把一切失败归结于爹和没认到干爹。 社会并不完美,有好爹,认了干爹,的确会在财富上胜人一筹,但也绝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残酷。你没尝到甜头,是因为一你不配。 《肖申克的救赎》就算看一百遍也不为过,“Remember, Red,hope is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说来鸡汤,但是希望和梦想真的是变化前进的根本动力。如果失去了它们,只能绝望地厌世,厌弃一切美好,怀疑一切可能,放弃一切努力,等待一个目标——死亡。 事情永远都会在变,变得更好,或者变得更糟,人在命运面前有力又无力。有力在这么几十年的生命里你的主观能动,真的有可能画出一道曲折向上的畸形彩虹(原谅我这个形容);无力在也许最终我们都要死,但好在还是有些区别的:可以心满意足地去死,可以意犹未尽地去死,但最好不要——满腹牢骚地去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