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如此脆弱? 前天夜晚和几个许久不见面的朋友一起吃饭。久别重逢,朋友都喝的很嗨,个个酣畅淋漓。在酒精的作用下,几个爷们把这些年走南闯北的经历一股脑儿吐了出来。轮到土豆时,他醉眼迷离的告诉大家,自己前些时候离婚了。 我们问他,当初你俩可是爱的轰轰烈烈无人不晓,好好的,怎么就离了呢? 沉默片刻后,土豆若有所思后回答:性格不合,不想将就。 据婚姻登记所的朋友说,近些年前来办离婚的大部队中,“性格不合”出现的比例是位居第一。这个理由看似冠冕堂皇无懈可击,放在哪一对劳燕分飞的情侣身上都通用,实则是最不负责任的表现。我真的很难理解他们心中的“性格不合”究竟是怎样的?人是他自己选的,现在用一个“性格不合”全盘否定当初的选择,使我不得不怀疑如今社会年轻人的婚姻价值观? 我想起父母那一辈的婚姻,在那个一贫如洗的年代,哪里谈什么情说什么爱?昨日在老爸生日晚宴上,我打趣的问老妈,当年是看上老爸的哪点才决定下嫁(当年老妈是村干部的闺女,老爸则是穷的叮当响家的小伙,正所谓门不当户不对)的呢? 老妈的回答差点让我当场喷饭。 大意是这样,母亲娓娓道来: 母亲娘家的村庄一马平川,没有山林,因此烧水煮饭取暖都成问题。那年代农村是没有天燃气的,烧煤块实在太贵,消费不起。虽然外公在村里当了个“芝麻官”,也是不顶用的。 因为外婆连生了六七个孩子,那点儿工资塞牙缝都不够。因此作为老大姐的母亲不得不早晨四五点天还没亮就爬起来和村里的孩子,结伴去十里外的其他村庄去打柴火。这样一去一返就得老半天,太浪费时间了,那年头都是靠工分吃饭,时间就是粮食。 恰巧,邻村的媒公见我父母正值婚龄,便有心拉红线。巧舌如簧的媒公到我外婆家来说媒时,声称我父亲家田多地多山多,家境不错。外公听媒公舌灿莲花这么一说,心中甚是欢喜。 于是第二天就去了“未来女婿”的村寨,乍一看,水库绿水悠悠,周围群山环抱,摇篮一样的村庄,确实是个好地方,只是家里的土砖房老旧不堪,并且座落在半山腰上,到井里取水困难。 外公回去后,把这些情况说与外婆和母亲听,母亲当即表示拒绝,说以后要挑水到半山腰,不乐意。外婆则是不断游说母亲,“他那边山多,你嫁过去以后,就再不用起早贪黑跑到十里八乡外去打柴。” 就这样,“不用再到外地去打柴”,成了母亲嫁给父亲理由。其实,类似父亲母亲这样的婚姻,几乎代表了那个年代的婚姻观。这种的婚姻与外貌无关,与性格无关,与品行无关,与学历无关,只与残酷的现实息息相关。 父母结婚后,才发现两人性子一样刚烈,针尖对麦芒,因此没少吵架。在后来几十年的柴米油盐的生涯中才逐渐磨合。现在他们已结婚三十五个年头,这期间虽然也会争吵,却从未提过“离婚”二字。早些年,父亲肺结核,差点一命呜呼,是母亲日夜不停地细心的照顾着。 前年母亲生了一次大病,开了刀,手术室外的父亲老泪纵横,像个孩子,哭成了泪人。好在母亲生性顽强,平安从手术室里出来。出来的那一刻,久候在手术室外的父亲把母亲的手紧紧的握住。那个场面我看了特别感动,那两双褶皱如菊刻满了岁月风霜的老手缠在一起,不是爱情,是什么?那个年代的爱情,是含蓄的,只会用行动和眼神去传达,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张口便是“我爱你”。 我们这个年代(泛指80后,90后)的人,个性至上,唯我独尊,说得不好听就是自私。对方一句话不如己意,“离婚”二字便脱口而出,婚前爱的死去活来,曾经的承诺,都随风而逝。一个倔强,一个不肯妥协,很快就分道扬镳,反目成仇。要知道,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又怎么可能会有在不同家庭出生两个心意完全相通的人? 没有婚姻能一帆风顺 ,谁都会遇到暗礁险阻 。 且不说如今这世道满大街的诱惑;经济飞速发展,也使得人心变得浮躁。若是再活得太自我,又不肯为天长地久而努力,其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 并不是提倡父辈们的模式。先结婚后恋爱,也许会一生好好走下来,也可能一辈子磕磕碰碰。谁都无法预料。但是他们一生的相互扶持,同甘共苦,一起面对一切的信念,恰恰是我们年轻一代缺少的。一味的张扬个性,不去反省,只能是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陷入死循环。 父母那个年代的婚姻基本是凑合的,婚前根本没什感情可言,甚至没有交往。大多数夫妻的结合是由父母包办。几十年的风雨同舟,婚姻到最后反而历久弥新。纵观现在的年轻人,一出现矛盾,不是想办法化解矛盾,动辄离婚。缺少了共苦的经历,便少了全心全意的信任。没有忍让与包容的婚姻,就如同没有基石的空中楼阁,如何经得起人生的凄风苦雨? 什么都可以快餐化,唯独感情不可以。接触没几个月,感觉还能合得来,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接着就订婚结婚。婚后矛盾出现,不想也不愿弥补,以离婚作为解决的办法。可能时代真的发展了,原来的缝缝补补变成了直接换新的。感情都已经儿戏了,什么还不能儿戏?然而我们之所以称之为人,不就是因为我们是有感情的吗? 我惟愿我们都能慎重地选择,在这个浮躁而脆弱的时代,用坚守的深情牢牢维护我们的爱,维护我们温暖的家。 作者:简·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