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背后另有深意 迷恋源自对异性的理想化,那么,所迷恋的对象,势必符合迷恋者的理想异性的形象。不过,仅仅这一点还不足以产生最强烈的迷恋。 我的一个心理咨询师朋友H说,他以前曾深深地迷恋过一个女孩。那女孩一开始对他不反感,但经常提醒他说,她感觉他对活生生的她不感兴趣。尽管他时时都围绕着她转,她感觉自己总是被忽视,而他似乎仍然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H的迷恋对象,显然和林徽因被徐志摩追求时所产生的感受有类似的地方。 很长时间以来,H一直以为,自己之所以迷恋这个女孩,是因为她外向开朗,符合他理想女性的模型。H的妈妈是内向抑郁型的,虽然很爱他,但也很依赖他,这令他从小就一直扮演妈妈的拯救者的形象。这种形象,一方面令他很自得,让他感觉自己在妈妈心目中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也严重限制了他的发展。 德国心理治疗大师海灵格说,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发展出向外的动力,即向家庭以外的广阔天地主动探索的倾向。一般而言,这是孩子的自然发展方向,如果让孩子自然发展,他会顺利地走到这一步。然而,有一些孩子的这个倾向被阻断了。这种阻断,有时是父母粗暴地阻止孩子发展,但更多的时候,是父母自己需要黏住孩子,需要孩子做自己或做自己和配偶关系的拯救者。并且,当父母主动向孩子索取,要求幼小的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几乎没有孩子会拒绝。 H正是如此,他的妈妈在嫁入H家的大家族后,一直被严重孤立。H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都忽视她,甚至敌视她,这让她一直感到很孤独,性格也逐渐变得内向抑郁。一直到有了H后,她的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她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依赖的情感对象。从小以来,H就一直是妈妈的倾诉对象,妈妈将她在这个大家庭中遇到的一切困惑和苦恼,都向H倾诉。H也很主动地去扮演倾听的角色,不和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而一直守在妈妈身边。 这样一来,妈妈得救了。但是,由于长期扮演这样的角色,H自己向外发展的倾向被阻断了,他也像妈妈一样变得内向抑郁。而且,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幼小的H开始勾勒一个理想女性的形象——外向、开朗、敏感,能将他带向一个更广阔、更精彩的天地。 后来遇到那个女孩,符合H的这个理想女性的形象,于是H不可救药地陷入了痴恋。他说,自己的痴恋程度与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痴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会陷这么深?H一直以为,是因为那女孩太符合他理想女性的标准了。但后来,他才突然明白,其实,他对那个女孩第一次产生感觉的时候,恰恰是这个女孩陷入沉思的时候。当时,“我感觉她身上有一种圣洁的光环似的”。什么是圣洁?H回忆说,就是一种抑郁的神情! 也就是说,H如此痴迷这个女孩,表面上是因为她符合他理想女性的标准,但真正打动他的,还是女孩和他的现实妈妈相一致的地方。前者,满足了他的意识层面的需要,即“我要找一个外向开朗的女子,把我带向更广阔的天地”;后者,则牵动了他的潜意识深处的情感,让他就像童年时期爱妈妈一样爱这个女孩。这两个因素糅合在一起,令他对这个女孩一见钟情,并从此陷入不可自拔的痴恋中。 这不难理解,因为仅仅是幻象,并不能令迷恋者产生那么强的情感,我们之所以会对一个人产生强到不可思议的情感,一般总是因为那个人强烈地牵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关系,即我们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可以说,不管我们现实的父母现在令我们多么不满或失望,我们都势必曾对他们产生过最强烈的爱。这种爱,藏于我们的潜意识深处,糅合着我们所有的原初的爱的体验。一个人,只有能牵动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体验的时候,才有可能唤醒我们最强烈的情感。 这,或许是强烈的迷恋产生的根本原因。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