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银行里,想赢利?必须投资。 冯雪梅 潘幸知 一个新婚不久的女孩儿在一次读者交流活动上提问,她发现丈夫对自己没有以前那么好了,特别是看到身边的她同龄人还在尽情享受恋爱,她却已嫁为人妇操劳家务,越发觉得不是滋味。 她开始怀疑,这就是她想要的爱情和婚姻吗?她甚至觉得自己选错了人,不时有离婚的念头。听了她的提问,现场和她年龄相仿的女性纷纷附和。 婚姻明明是情到浓时的水到渠成,为何在“过来人”眼里,却成了爱情消逝的分水岭? 婚姻:情感共存,股份独立 在婚姻这个股份制公司里,我们都开具了个人账户,希望年年月月的情感投资,能有让人满意的盈利。 其实,那位年轻妻子的困惑,我也曾有过。比如谈恋爱时,男朋友会有求必应、随叫随到,而当他升格为“丈夫”后,你再提要求时,他就没那么殷勤备至了。你打电话给他,让他下班来接你,他会说:“今天要开会,你自己打车回家吧。”然后,很不耐烦地挂了电话。你还会发现,他在朋友和公众面前的表现,和他在家里的表现,有时候完全不一样。那些恋爱时没有的坏毛病,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是不是男人在结婚后变了样,还是我们选错了人?或者,我们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其实都不是。 不要以为,你是足够了解了一个人之后才和他共同生活。人的复杂,不仅在于个性本身的难以捉摸,更在于人的需求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终其一生,我们给一个人所下的结论,不过是一个总体的概括——就像一棵大树的主干,它还有许多的枝杈,并不能涵盖于“笔直向上”的描述中。 经济学中有个名词叫信息缺失,指的是对信息了解的不够充分,并不利于促成交易。恋爱中却恰恰相反,恋人们总是向对方展示甚至夸大好的一面,隐藏那些不讨人喜欢的缺憾,人为地制造信息缺失,成为对方眼中最让人满意的那一个。于是,在自以为般配的状态下,相恋的人走进了婚姻。但是,朝夕相处中,曾经缺失的信息最终显山露水,让人产生不满的情绪。 一些时候,那些并不了解,或者曾经被遮掩的性情,会令我们困惑不安,以致怀疑自己找错了人。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远不是非黑即白那般简单,对于层次丰富的灰色地带,最佳的应对态度是包容与欣赏。 如果说恋爱是漂亮豪华的包装,婚姻就是拆了包装后的耐用品,只要你能接受婚姻朴素的外表,就能享受到它的物美价廉、可靠实际。如果不想离婚,妻子能做的只有两件事——要么改变他,要么忍耐他。 婚姻有些像股份制公司,建立在共同的感情基础上,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双方就通过沟通、理解、甚至争吵来制定公司规则,形成新的相处模式,建立起属于两个人的家园。很多时候,妻子只看到了自己的忍让,却没有注意到丈夫的包容。实际上,只有双方共同地付出,才能让婚姻这家公司平稳运转。 我有一位朋友很喜欢吃辛辣的食物,谈恋爱时,在南方长大的男友会陪她吃麻辣火锅,经常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说辣得过瘾。后来,男友变成了丈夫,每次做菜的时候就会要求她少放点辣椒。几年后,她做菜时就再也不放辣椒了。 每每提及此事,这位朋友都难免有些遗憾地抱怨丈夫不吃辣,可语气中却带着娇嗔和为爱付出的得意。在婚姻这个股份制公司里,我们都开具了个人账户,希望年年月月的情感投资,能有让人满意的盈利。很难说,那一把没放到菜里的辣椒,到底是丈夫不断进行情感投资的收益,还是妻子对丈夫进行的情感投资。 幸福:合作博弈,达成共赢 ——幸福从来不是触手可及,像所有的权利或者福利一样,它必须有所付出 ——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往往取决于夫妻之间进退有度的微妙平衡 在那天的读者交流会上,我邀请了情感专栏作家陈彤担任嘉宾。她认为很多80后难以适应结婚后的生活,和独生子女的身份有很大关系。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在家人的宠爱中长大,享受的爱远远多于付出的爱。如果结婚之后还是只会爱自己,离婚在所难免。因此,对于很多80后来说,结婚后需要共同补上这堂“爱的教育”,学会爱别人。 我很认同她的观点,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幸福从来不是触手可及,像所有的权利或者福利一样,它必须有所付出。这个学会爱别人的过程,就是要学会为幸福交税。把家庭看作属于两个人的小国度,幸福就是一项公共福利,维持这项福利就需要交税,用时间、精力、金钱、智慧……有时候甚至要不计成本和代价。 在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妻子卖掉了满头金发,为丈夫买了一条精致的表链,好让他能把祖传的怀表佩戴在胸前;谁知丈夫却卖掉了怀表,给妻子买了一套美丽的发饰,好为妻子的金发锦上添花。 阴差阳错,这对夫妻失去了彼此眼中最珍视的东西,可作者却说“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妻子付出了金发,丈夫付出了怀表,用不同的方式为幸福交税,让彼此体会到深深的爱意。 实际上,“幸福”很难定义,却很容易“操作”。出差回来的时候给妻子带一份礼物,是最普通的幸福税;对丈夫的肯定和称赞,是最便宜的幸福税;忠贞不渝是最昂贵的幸福税;来生再会是最难实现的幸福税……在幸福的名义下,各种税层出不穷。 夫妻对幸福的不同阐释,同样影响着交税的效果,也成为很多争执的根源。我记得有一次,无意中听到一对小夫妻吵架,原因是丈夫没有给妻子买生日礼物。丈夫表示前几天送给妻子的裙子就是生日礼物,只是没有明说。可妻子坚持认为,只要不是生日当天收到的就不算生日礼物。 随后,丈夫埋怨妻子以前怎么不早说,妻子也埋怨丈夫不懂她的心;丈夫觉得奇怪,妻子不说他怎么可能知道,妻子觉得生气,认定丈夫没有用心揣摩……妻子对丈夫的要求,让我哑然失笑,就算是女人自己,有时候也未必清楚心里想要什么,还要让男人去揣摩,简直是难上加难。 任何一对夫妻,都不可能是完全相似的两个人,必然会有差异。解决分歧的方式之一,就是学会沟通。当我们对丈夫产生不满之时,不妨回想一下,有没有明确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坦诚交流,而不是一味地较劲,陷入无休止的争执。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争执是一种博弈,夫妻间的这场博弈要么双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么双输——扩大矛盾和分歧。合作始终是婚姻的基础,合作中的博弈,不是兵戎相见、剑拔弩张,更多是分寸拿捏、进退掂量。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往往取决于夫妻之间进退有度的微妙平衡。这种微妙不可言传,是一份积淀着情感、时间、磨合、历练的默契。 除了“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承诺,我们并不知道,在此后未知的生活中,将面临什么。婚姻需要勇气,更需要耐心、智慧和付出。想要什么样的婚姻,取决于你曾经为它付出过什么。在爱情的银行里,如果你想赢利的话,必须先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