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分手。还是谢谢大家。 到3.15为止,大家的回复我都看了。有跟我一样经历来寻求帮助、来倾诉的,有祝福我早日克服这种心理的,有给了我理性分析建议的,也有理解我、用自身经历和经验来帮我的。很多答案都看的泪目了,不知道怎么表达感谢。 提了这个问题后自己也想了很多,有些开玩笑的答案说让我再找一个男朋友,或者养备胎,但其实我知道,根源在自己的心理,换谁都一样,因为就像我描述的那样,哪怕不是男朋友,是网友,我仍然会依赖会沉迷。 关于童年经历的问题,我仍然觉得它在我抑郁、易沉迷、依赖、焦虑这些方面有不能否认的影响,但现在也知道了,既然过去不可更改,我没有理由一直攥着它不放。有一个回复说的好,不要怨恨父母,他们给了我生命,也不要怨恨自己,一生里能陪自己最长久的是自己。可能我确实放大了过去对自己的影响,也在为自己的懦弱和很多缺点找借口。但其实那些经历让我比很多人能更好地体贴别人、感受别人的情绪、换位思考。让它好好地过去,努力变的更好才是我该做的。 关于和男朋友的感情,我在有些回复里也提到了,跟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他是爱我的,重视我在乎我,很宠我。可是一旦分开,在qq或者微信上,我就会有强烈地不安感,觉得他冷淡、敷衍,但是经过这个周末的相处和不断地反省、说服自己,我知道了男朋友他就是这种性格,不像我这样热烈,但我真的不能因此否定怀疑他对我的爱,也不能因此否定自己,不能因此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 大家都说我是太闲了,建议我看电影、看书、和朋友聊天逛街、学习新的技能,其实我不算太闲,也像我描述的那样,哪怕是在做其他的事情,我的心思仍然在期待他联系我或者我联系他,问题应该出在上面一段也提到的那样,我不相信他在没联系我的时候是想着我的,或者说我压根不相信自己能一直被爱,但现在我愿意努力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大家的建议。 再次感谢大家的回复,祝看到这个问题来寻求帮助的人能调整好,下面真的有很多很好的回复,也祝所有回复我的人能开心快乐。 ——————————————————————————————————————————— 只是试着提了一个问题,试着邀请了一下,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来回复,鼓励我安慰我激励我,真的谢谢大家,大家的回答都一一认真看了,很感动,再次谢谢>_< ——————————————————————————————————————————— 不知道是否跟童年父母关系长期不和,父亲对母亲有家暴,且长期不在家,在家也是跟母亲吵架、凶我有关,自己好像特别容易陷入对人的依赖。 如果有网友,那就是对网友依赖,现在有男友,就是对男友依赖。 什么事情都想跟他汇报,什么事情都想跟他商量,希望每分每秒都在一起,如果不在一起,就希望一直qq或者微信聊天。他打游戏或者跟朋友出去玩我也会很难受,心情低落的不行。时不时地看手机想看他有没有发消息,并且要克制自己给他发消息的冲动。时常觉得他已经不在乎我、不重视我了。 我不觉得自己幼稚或者不成熟,相反从六岁起就非常早熟。也清楚地知道这不利于我们的关系、不利于自己的心情,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尝试过跟其他人聊天,或者看书看电视剧,打扫卫生等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可没有一种能缓解。无法缓解对他的隐藏的怨恨,怨恨他为什么不能多陪我,无法缓解对自己的痛恨,痛恨自己明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时间、空间,为什么还要他每分每秒陪着我? 刚刚又看了一次@桃子的桃 回答的小时候缺爱成年后如何解决的答案。可能这种真的没办法解决了是吗? 因为很多原因,心情抑郁过很长一段时间,14年10月份觉得影响到了生活和学习去医院,确诊了抑郁症,在11月份遇到了男朋友,可以说开始那段时间他带我走出了那种抑郁和阴霾,但是现在由于总处于“他为什么不陪我-他是不是不爱我了-他没道理每分每秒陪我-我为什么这么敏感这么容易多想”的循环中,心情好像更低落了。 如果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大家不要责骂我这么敏感、这么“作”。要是我能选择的话,我也希望自己独立洒脱又乐观活力。 知乎 我桃桃渡河而来 谢邀。 0-3岁的孩子,最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处理好与抚养者的分离。当一个婴儿经过反复地无数次地与母亲分离又重见的过程后,ta可能会有幸在记忆深处建立一个稳定的人的形象。此时,ta拥有了安全感,能够忍受母亲离开时的焦虑,因为ta已经有了确信:母亲只是离开,并不是死去或不要我了;我能够活下来,因为我内心里已经有了好母亲。 因为这个阶段的创伤,有些人无法拥有安全感。这些人在没有亲密关系时倒也能通过工作或娱乐让自己心里平衡,一旦涉入亲密关系,记忆深处存留的分离恐惧被活化了。正如题主所表现出来的:什么事情都想跟他汇报,什么事情都想跟他商量,希望每分每秒都在一起,如果不在一起,就希望一直qq或者微信聊天.....似乎在题主的潜意识里,一旦他从你眼前消失,他就永远不在了。那种强迫性检查看起来是防御这种可能性的方式。 要反复确认对方在不在,这种过度强烈的表现又会让我们去猜测:题主会不会有一种摧毁对方的愿望?这似乎有点玄,那么害怕分离,还会去摧毁对方?但是,爱的反复受挫(不回应,不在身边,不接电话),定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憎恨。虽然这种憎恨一般不至于付诸于行动,但那种愿望又是强烈的存在着的。所以每当妈妈不回家,不接电话时,孩子便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他们潜意识里担心这种摧毁愿望成为了现实。正是因为潜意识里有一种强烈的摧毁对方的愿望,这些人会非常容易内疚,表现在外面的,可能是小心翼翼或过分谦卑。 这种情况情况怎么改变?确实不容易改变。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说,一般要做一年以上的心理咨询,效果才会慢慢显现。在咨询中那种分离的焦虑会再一次活化(表现为对咨询师的移情),但这种活化现在却有了处理的机会。通过咨询师同理性的理解,对负面情感的容纳和诠释,那些恐惧的、散乱的心理成分逐渐地变得凝聚。当咨询师在来访者负性移情中一次又一次地“存活”下来之后,咨询师会作为一个稳定的对象被来访者慢慢的内化。此时,内在的心理结构形成了,忍受焦虑的能力增强了,来访者的内疚感也减弱了。 所谓的成熟过早,是一种伪成熟,精神分析里叫做“补偿性结构”,是心理有缺陷的人的一种适应方式。它们是一些防御性的手段,并非是稳定而凝聚的心理结构,是为了适应创伤性的分离而发展出来的碎片式的心理组织。当真正稳定而凝聚的心理结构建立起来之后,那些防御性的成分也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682968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