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梦中情人的需求,来自孩提时代对未来的一种想象 我们每个人的梦中情人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梦中情人的需求,往往来源于他(她)孩提时代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众所周知,尽管儿童的身体最弱小,想象却最丰富。当我们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我们就羡慕起天空自由飞翔的鸟儿;在我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时候,我们却幻想手握钢枪去守护自己的家园。为了弥补外在世界的缺憾,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内心幻想出一个非凡的世界。如果是一个男孩子,他就会想象自己是个英雄,随时整装待发,去营救处于危难中的弱者。稍大一点,这个弱者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她是一个美丽的公主,她被困在古堡里,周围尽是妖魔鬼怪,她急切地等待着王子飞奔而来!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童话的熏陶下长大?因为童话是一个梦,它让弱小的孩子们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男孩子在那里完成自己英雄救美的壮举,女孩子则把自己打扮成可爱的小公主(贫穷的灰姑娘),等待高贵的王子从天而降。 为什么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因为美人是英雄必须拯救的对象。只有在美人那里,英雄情结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为什么女孩子都喜欢做“白马王子”的梦?因为只有白马王子才能给她穿上水晶鞋,带她走进华丽的宫殿,和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还有一种说法,我们对梦中情人的期许,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理想父母的想象。在我的第三本书《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中,我写到: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两对父母形象,一对是理想的父母,一对是现实的父母,二者并不完全对等,但却密不可分。如果现实的父母满足了我们的全部愿望,理想的父母就会和现实的父母合二为一。 反之,我们就会对现实的父母不满,从而幻化出理想的父母形象,来替代现实父母的种种缺憾。到了青春期,理想父母(异性的一方)会渐渐衍变成一种叫做“梦中情人”的完美典范,成为我们未来择偶的重要模板。(详见《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第三章第四节) 之后,这个梦中情人会变成一幅画,被珍藏在我们心中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被偷偷拿出来观赏、回味、感慨。倘若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心仪的异性,就会忍不住把他(她)跟画中人进行比较、衡量,看看他(她)是不是自己苦苦找寻的那个梦中情人。一旦感觉到位,无论男女,都会陷入这种“梦中情人的光环效应”中,然后不由自主地把想象中的这顶光环戴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那个人身上。这时,我们以为找到了爱情,其实不过是一种热恋的状态而已;我们以为找到了梦中情人,其实不过是个虚幻的梦。一旦光环作用褪去,我们就会如梦初醒,原来他(她)不是我魂牵梦萦的那个人!尽管二者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骨子里却有着天壤之别。 熟悉《飘》的读者都知道,郝思嘉一直深深爱恋着英俊潇洒的卫希礼。直到有一天、,她才顿悟,她爱的那个卫希礼完全是她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卫希礼。那只是她在少女时代编织着一件美丽衣裳,正好卫希礼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来到她的门前,一头金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恍惚间,她以为她的白马王子来了,就情不自禁地把那件织好的衣裳给他穿上了,不管他穿得合身不合身,也不管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这不过是一个梦,一个少女幻想白马王子的梦而已,碰巧卫希礼闯了进来,成了她的男主角。直到有一天,她看到这个男人原来是这样软弱、这样可怜,全然不像她当初梦想得那样完美无缺,于是她的梦醒了。 在老版《天龙八部》中,段誉最后跟王语嫣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在金庸老先生重新修订的新版《天龙八部》中,段誉和王语嫣最终却分开了。因为段誉发现王语嫣并不是他要找的那个神仙姐姐,她比神仙姐姐小气多了,俗气多了,也难看多了。看来,不仅是段誉梦醒了,连作者金庸也梦醒了,他们都懂得了为王语嫣所吸引并非源于真爱,仅仅是“梦中情人的光环效应7在起作用而已。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