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咨询师对我说,我的世界太狭小了。当时我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事务层面上,以为他指的是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感情这件事上,没有走出去做更多的事,交更多的朋友,等等。 现在才明白,这种狭小,更是精神意义上的,是我一直固着于自己的“情结”。或许,这也是一种“我执”吧。 这次咨询,在谈到我对前夫耿耿于怀的心理时,我发觉,我最不肯接受的,是被忽视。而这又与我想要得到承认和认可有关——骨子里的我,并非乖巧公主般的小淑女,而这个我,是从来不被鼓励的。 老师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一个主题的。 曾有一篇文章,介绍过一个寻找人生意义的方法:拿出不受打扰的两个小时,一遍遍扪心自问,在纸上写下答案:“你活着是为了什么?”当时我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回答就是:为了爱。回想我过去全部的感情经历,“难以割舍”是一个关键词,“索取”是另一个关键词。 虽然对象不同,但我一遍一遍在做的,是同一件事——只要得到了一点点温暖、快乐、关注、肯定,就会不计代价,不顾其他,只为了得到对真实的我的接纳和情感上的亲密,去弥补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的一切。 我仿佛还是那个出生后没多久就离开爸妈,1岁时回到爸妈身边却很快被送到幼儿园,到了哪里都特别能哭的小女孩,总是期盼着在哭声中被某人拯救。我的生活里不能没有痛苦,因为没有痛苦就没有眼泪,没有眼泪就没有被心疼、被哄、被爱。 老天,这实在太可怕了! 如果我把生命都用在这件事情上的话! 愈想要的,愈得不到。 只因我太过在意,太过用力,太过狭隘。 前夫曾说我不爱他,当时还认为很荒唐,现在想想,是有几分道理的。当时我的心里,的确只有自己的痛、自己的失、自己的委屈。说到共情、倾听以及沟通,我总恨自己笨、学不会。现在才懂,那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绝非掌握了几种句式就可以,那其实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看他的心,能不能离开自我。这种离开,不是没有前提和根基的,这个前提和根基就是他能不能放下自己的过往,接受丧失。 李松蔚在《为什么倾听很难?》这篇文章中说:“倾听,意味着情感的分享。需要放弃自己的立场,完全进入对方的世界。大多数人说到倾听的重要性,都只想表现自己很有耐心,以便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好处。但这总有些时候是行不通的,我们忍不住打断对方,因为忘不掉我们自己。” 一个总是觉得饿,等待着别人来喂饱他的孩子,是不可能真正忘掉自己去理解别人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熊孩子总是令人崩溃,即使是亲妈,都会被那无边无际的索取搞疯掉。而没有血缘关系、原本就应该是平等以及对等的亲密关系,更无法支撑这种“自我式”的方式,尤其当两个人都缺爱、都有这种心态时,互相指责、一拍两散,只是迟早的事。 想起了电影《告白》。剧情虽然夸张,但确实是一种真实的写照。少年A一心只想得到妈妈的爱,这份执著,最终把他变成了魔鬼。 我决定,不再玩这个注定没有结果的游戏了。 童年没有得到,就是没有得到。这已经无法改变了。 这真令人难过。 接受这一点。 跳出这一点。 跳出这种轮回。 不能再让那个还在伤心的小朋友主宰我的心灵、头脑与身体并进而主宰我的命运了,我需要的,是一个成年人,她不仅懂得照顾这个小朋友,更懂得如何面对他人与外面的世界——既看到自己,也看到别人;既关注自己的感受,也关注别人的感受;既懂得自己的需要,也理解别人的需要。你要既是自己,又忘掉自己,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融入这个世界。 那命运背后的手,我一度看不到,却一直被它推来推去。如今,我希望能越来越多地看清它的样子,并对它说一句:“嘿,老兄,我知道你在那儿,让我们合作一把吧。现在,不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