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m+幸知您好!我最大的问题是,我容易讨好别人。别人向我索要财物比较轻易答应,可答应后往往意识到损害了自己的利益。都说我厚道好脾气,其实我答应别人后常常很后悔。尤其是在家里、付出的钱比较多、但家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挣得多。不努力的人坐享其成,导致我心里不平衡,有种被压榨的感觉。
我在一岁半时弟弟出生,还有个大我一岁多的哥哥,所以小时候的我被寄养了一段时间。妈妈重男轻女。请问我该如何调整、打破这个怪圈? 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师范俊娟:如何走出讨好别人的怪圈
蒙蒙你好!
想要调整、打破这个“怪圈”,那么先让我们回顾下这个“怪圈”是如何发生的。
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在家庭系统排列里将人的防御方式分为五种:讨好型、指责型、打岔型、超理智型和表里一致型。在每个家庭里,都有一些隐藏的、不易被人们意识到或觉察到的动力操控着每个家庭成员——即爱的序位。如果我们跟随爱的序位去与家人交流,那么爱会自然流动,但如果我们忽略了它,或者无意中制造了障碍,那么家人就会产生困扰。很多人的身心问题都是由这些“困扰”造成的,很多困扰的形成是由早期儿童凭着父母单纯的爱、期待接过父母的问题引起的,是一个人没有顺利与父母完成分离造成的,而这种未完成的分离变成为了日后困扰我们生活的“问题”。
回到上面你提出的“问题”上,讨好型的人潜意识语言往往是:为了获得爱和温暖,我要投其所好,讨好别人,哪怕牺牲我自己,也不能和别人发生冲突,要让别人喜欢我,我才能生存下去。这种人格往往是因为不自信,缺乏安全感,潜意识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敢捍卫自己的权益,需要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感,所以一旦你发现身边有人需要你付出,便会不加思考地去牺牲自己来满足别人,因为这是你熟悉的、容易的,可以轻而易举让你感受到自己价值的东西。但就像饮鸩止渴,这一刻你通过委屈自己,满足别人的需求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感,但你的潜意识是无法被欺骗的,那个被忽略的、压制的内在的自己在哭泣,在提醒你自己:我,还没有被满足。
你的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你说自己一岁半时弟弟出生,还有个大你一岁多的哥哥,然后你就被寄养到了别人家里,而妈妈又是重男轻女的,我不清楚哥哥是否一样被寄养到了别人家里,但通过这个描述,我看到了小小的你被寄养走时,那种强烈的被遗弃的愤怒和悲伤的情绪仍在,你的不安全感其实是对妈妈的攻击,但小小的你又不敢表达,害怕因为表达而更加不被爱,害怕被遗弃,所以你将攻击性逆转就变成了对自己的攻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可爱,所以妈妈才不爱我,才会将我送到别人家寄养,这种攻击时间长了自然会积累下抑郁情绪。而为了获得妈妈的爱,小小的你只能通过让自己更乖、更听话,压制自己的天性,直至长大了牺牲自己的权益,来获取短暂的价值感和被爱的感觉。但童年时期形成的无价值感、不被爱的感觉都是一种幻觉,就像刻舟求剑,你在童年时丢了一把剑,成年之后你倾尽所有去寻找,但都已非曾经的那把剑,所以这种幻觉无法弥补,要想打破,只能觉察,接纳,只有当你觉察到这种幻觉,你才能从你所谓的“怪圈”里出来,才能不再机械化的自动沿着这个怪圈跑。如果你不能觉察到,那么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重复当年那个不值得被爱、被遗弃的小女孩求爱的过程。
我们再来看看你和老公的关系。你为他付出很多,而他觉得理所当然,而且比较吝啬。你对他有不满、委屈、愤怒,造成了你现在的困扰。你觉得是他造成了你现在的困惑,是这样吗?这就是讨好型人的另一个潜在逻辑:你看,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不应该为我的喜怒哀乐负责吗?讨好型的人因为缺乏价值感,所以没有办法对自己负责,所以一定要像藤蔓一样将自己依附在一个人或者一段关系上,我付出我的所有,而且完全不管自己付出的是不是对方真正想要的,你就要给我我想要的价值感,一旦不被满足,童年那个不值得被爱、被遗弃的小女孩情结就自然出现了,当年的委屈、愤怒自然也就重现。从这里来看,在这段关系里其实你并没有看到你丈夫这个人,没有看到他的真实需求,而是在自顾自的重复上演自己的过往。
要想走出来,给你几点建议:
1、去与妈妈和解。
和解不是与现实中的妈妈,而是与内心里的妈妈。接纳妈妈的不够好,接纳环境重男轻女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接纳曾经被不恰当对待的自己,接纳自己,并原谅一切。这里有个情绪释放和疗愈的过程,如果你感觉自己无法承受的话,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添加微信号 iaskpan 预约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师)来获得支持和帮助。
2、适当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克制自己的讨好欲。
一种长期的行为模式形成,要想改变,需要时间。给自己时间,原谅那个总是想去讨好别人的自己,随时随地觉察到自己的讨好欲,当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适当去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当然不是乱发脾气),学会不含敌意的拒绝,有时反而更能引起别人的尊重。
3、和谐的沟通。
在与老公的关系中,当你不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平和地直视他的眼睛,坚定的告诉他你的真实想法,不要让他去猜,男女思维方式不一样,直接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反而更容易帮他来满足你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