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的耻辱 我们的自我认知很是多变,所以"剩女耻辱"一说的危害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当父母、朋友开始对我们的职业追求持保留态度,一心催我们结婚的时候,我们原来的梦想枯萎了,取而代之的新梦想是:要成为某个男人的贤内助。 在世人眼中,婚姻为我们提供了合法身份。结了婚,在社会看来我们就会从青涩的黄毛丫头摇身一变、成了成熟的妻子。有时候,面对明晃晃的压力,我们可以翻着眼睛拒绝老妈:“那人挺适合朱莉的,可我又不是朱莉!”而更多的时候,作为单身女性的羞耻感几乎是以一种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在我们的思维和精神世界里无情肆虐。 最近,我认识了一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年轻中国女孩。她的整个家族为了资助她来美国读书可谓一掷千金。她克服了比她美国博士同学不知多少倍的困难,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她或许也比他们更聪明、学得更好。她的英文很棒。我认为她前途一片光明。 我问她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她说不知道。我问她是想回国还是想留下,她又犹豫。最后,她小声说,她对未来很茫然,因为自己还没有男朋友。她想等结婚后看丈夫想去哪儿生活。她想找份本专业的实验室工作,这样将来才有充裕的时间带孩子。她的原话是:"我真想马上就结婚,那才算真正的生活。我觉得眼下自己只能算是半个人。” 正因为她在一心一意想着结婚,我注意到,她并没有花时间研究论文写作、联系导师,也从不考虑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事业对她来说变得无足轻重。 作为一名猎头,也作为一个女人,跟这个女孩的对话让我深感不安。在生命中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在婚姻和养育孩子的压力尚未真正出现之前,就让自己的事业减速了,这是多么遗憾的选择。她眼下的做法无疑会让她未来职业生涯中令人兴奋的机会减少很多。她是在将自己的梦想雪藏。 像这位女生的人绝不在少数。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遇到优秀的年轻中国女性,为了多年以后做母亲的生活,现在就把事业减速了。 不要这样。现在你应该全力以赴于的事业,不到你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要减速的时候,不要减速。而当你真正做了妈妈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你根本不用去减速,因为有那么多育儿方面的服务可以帮助你。或者,到那个时候你会选择减速,但是因为你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能力和声誉,即便你是在慢速路上,你仍然会有很多功成名就的机会。 而像她这种生命不完整的感觉在现代中国女性中间太普遍了。我们真该谴责这个社会——它让一个单身女性的生活被这样无情贬损: 怎么,你还单身?太挑了吧。你自我中心,不成熟;你孤单绝望,真可怜。你的工作不赖?可工作再好它也不会爱你呀。你还有性生活?真是个荡妇!没有性生活?已经太老了吧!你对工作很投入?那只是在填补你结不了婚的空虚。你快乐吗?你自以为快乐吧。没有丈夫,你怎么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将来你死的时候身边都没个人! 即便你的生活充满了辉煌的成就,充满了友爱和激情,也仍然救不了你。社会对你的定义是看你"属于谁”。如果你真成功了,你V就会成为靶子。不要以为这只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芭芭拉•沃尔特可谓我们的开路先锋,她是全球第一位严肃节目的女性电视记者。1976年,她成为包括所有男女电视记者在内年薪过百万美金的第一人。她曾采访过江泽民、叶利钦、普京等国内外政要,以及美国自理查德•尼克松以来的所有总统。 2004年,她接受电视记者中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一特德•科佩尔对她40年职业生涯的访谈。回顾了她的成就之后,他提出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试想,”他说,“如果有人背后议论你,‘难道那(40年的职业生涯)就是你生活的全部?’你觉得这样值吗?” 她回答得很快:“哦是的,我可从没想过会有这样一种生活。” 他继续启发她,并提及她两次结婚、也两次离婚。“是因为工作吗?”他问,“如果不是因为工作,你会不会还能维持其中一段婚姻?” 她回答说不知道。但她说她有个女儿,而且女儿“真是太美好了”。 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于是他继续发问:“有没有那样的夜晚,你躺在床上想,‘唉,如果我当年放弃工作专注于家庭,那才是——值得的?’” 不,她没有过。 特德•科佩尔是个老到的采访人。不过他可没能让苗苗拉•沃尔特就范,比如流着悔恨的泪水承认自己没有好好照顾丈夫、不该一心追求采访世界上最强大的领袖门。 而我们无法想象记者会缠着一位男性被采访者问这样的问题:"你做的这一切值吗?如果你专心做个丈夫会不会好些?” 我是在为这本书的写作做研究的时候发现的这个访谈。读到它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长大成人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单身,面对记者们的类似问题我也在不停闪躲。我以为只有我这样。如果当时我就知道自己跟芭芭拉•沃尔特同属一个光辉阵营的话,或许我会有勇气跟他们较量一番。 可如果你认为结了婚之后你就马上拥有了"合法身份",可以安心加入"成功人士倶乐部”了,那么很遗憾,女士们,我又要打击你们了。你结婚之后,公众对你进行详查的内容,是你对丈夫的关爱够不够。 还有一个芭芭拉——来自我家乡马里兰州的参议员芭芭拉•比卡尔斯基。1987年,也就是我高中毕业的那一年,她首次被选入参议院。如今她已是在那个威风凛凜的地方任职时间最长的女性了。那是个“全世界最唯男子独尊之倶乐部”。芭芭拉这样讲: “作为女人,如果你已婚还参加竞选,他们会认为你没有好好照顾你丈夫;如果你离婚了,他们会说你留不住男人;如果你单身,他们马上会说你根本就找不着男人。” 说到这个社会看待职场女性的荒谬态度,想找个例子真用不着费多大劲儿。有一期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女权主义者的身份危机"中有两幅插图,画的就是一个为职场成功所累的想象中的女子。第一幅是她在办公室里,穿着职业套装,短发灰白,闷闷不乐地凝望着一个空空的家庭相框;第二幅是她在家里,抱着个闹钟看指针一一时针指向差五分零点。 女演员们也一直在抱怨这一点。电影里,男主人公们总是在多条复杂的故事线里来回穿梭,而女主人公不是陪他们上床就是陪他们谈情说爱。女演员过了40岁之后,就基本上没什么可演的角色了。 对单身女性来说,结婚的压力无时不在,而且压力绝不只是来自于媒体,也不仅仅来自母亲。以前,每次我参加宴会派对,人们跟我的对话总是会转向他们所认为的我的"头等大事"。不管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我当时在忙什么正事,所有对话最终都会落在这个问题上:"你挺有魅力的啊,可怎么到这个年纪还没结婚?怎么回事啊?” 这像不像当你听到一个人才22岁就已经结了婚,你瞪着眼睛对人家大叫:“那么年轻就结婚了啊?别担心,亲爱的,要不了多久你就会离婚的!” 而我,在那样的场合,只会盯着自己的脚尖,很不好意思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没结婚。我实在是太乖了! 如果生活有一个“回退”键,我多么希望可以退回到那些媒体采访和晚宴派对中的瞬间,当被问到“你怎么还没结婚”的时候,我会直视对方的眼睛,微笑着告诉他们:“说实话,因为啊,眼下我正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呢。" 我曾很反感“剩女”这个标签;可当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个社会根据男人对社会的贡献、女人对家庭的贡献来评判人的偏见是如此的根深蒂固而又压倒一切。 甚至当女性已经接受了教育,这些观念都还在继续引导着我们去履行那过了时的角色。职业上获得成功的女性较少获得正面的社会评价,而且评价中也常常会含沙射影地去讨论我们长得够不够漂亮、我们做母亲和妻子做得够不够好。 女性特质不是简单的个性特征。以取悦别人为唯一目标会严重损害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把握。当年华老去,我们无法掌控衰败的容颜,更无法掌控那些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们——丈夫会心猿意马,孩子会长大离家。 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年轻女性的自信受到了多么大的冲击:在读书多年、培养了很多能力之后,突然之间,她们的身份不再由自己掌控。社会将她们的梦想撕得粉碎,她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这样被抽走。 不难理解,一个人对生活的自主权和其成就感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无论男女,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拥有的能力和对生活的掌控感可以转化为活力、乐观和自信;掌控感的缺失则会导致挫败和无助。而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掌控不了生活,那么就无法阻止这个预言被不幸言中。 年轻女性出了校门之后,突然之间不再因为取得的成就而受到赞扬、鼓励和肯定,这自然导致了她们的迷失。现如今,我们的社会已不再残忍地将女性的双脚捆缚在家门之内,而我们却尚需时日,为自己的灵魂松绑,真正飞到外面的世界做出一番成就。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