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哪个家?考验“婚商”的时刻到了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绝大多数中国已婚女性的春节,大概都是这样过的。除夕初一在婆家,正月初二回娘家——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而今,一对夫妻,有三个家——你的家,我的家,我们的家。在哪个家过年,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一对夫妻,三个家
“回家,是过年最好的礼物。”春节前夕,这句广告语随处可见。对应的画面,一半是家人团圆的喜悦,另一半是儿女不归的孤寂。用这种反衬,呼吁出门在外的儿女过年回家,迎合“团圆”的节日氛围。
以前看到这样的广告,我会觉得很暖心,即将回家的那份小激动,也在这样的氛围里进一步强化。但结婚后再看,却一度觉得揪心。
记得电视剧《新结婚时代》里有一段对白——
女:哪条法律规定过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
男:这不需要法律规定,这是人之常情。
在我的家乡,绝大多数父母辈的婚姻,婆家、娘家,也许是同村、同镇或者同县。按照习俗,女人嫁人之后,除夕初一在婆家,大年初二回娘家,空间距离上就相当于一次“串门”。
我的童年时期,一年到头最期盼的日子,就是大年初二或者初三,因为可以随父母一起去外婆家拜年。
外婆家在山上,那里聚居了好几户人家,都是我的舅舅或姨姨。春节拜年,每一家都会做很多好吃的,也都会给我压岁钱。当然,还有很多同龄人可以一起玩。遇上下雪天,我们都成了鲁迅笔下的闰土,可以娴熟地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的捕鸟方法捉到画眉鸟。然后在大人们的呵斥下,万分不舍地放飞它们。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绝大多数中国已婚女性的春节,大概都是这样过的。除夕初一在婆家,正月初二回娘家——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
我曾经以为,自己婚后的春节,也会是这样的过法。
但是,在我26岁那年,我第一次整个春节都没有回家。因为在那一年,我有了一个新的家,很多原本陌生的人成为我的亲人。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陌生小镇,在大雪纷飞的南方,我结婚了。
之后的几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春节不是在我和先生共同的异乡北京,就是在他的老家。这些原因包括,我怀孕不宜奔波、孩子小不便长途出行、我先生老家新房落成……
而今年,我们过年的地点在云南。那是我公公婆婆另一个儿媳、也就是我嫂子的老家。在这样一个跨越多省份的姻亲系统里,我们都逐渐意识到,春节团圆的意义可以不在地理位置,而在于心的归属。我们不会再为春节在哪过年而伤脑筋。
我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过年回家”这件事上,面临着和我一样的情况。大城市的向心力,让我们通过教育或者就业,离开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们在共同的异乡相识、相恋,结婚生子。
于是,一对夫妻,有三个家——你的家,我的家,我们的家。在哪个家过年,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处处是家,何以归家
回谁家过年,很重要吗?对于有的人来说,确实很重要。
我问身边一位90后的姑娘:以后结了婚,你会要求春节必须回你家过年吗?
她斩钉截铁:会的,一定会的!
她说,春节回家过年这件事,对于她来说,比其他很多结婚条件都重要。因为她是单亲家庭,自己一年到头在外工作,妈妈一个人在家,春节了,她不能不回家陪妈妈。
我问:如果未来的丈夫也是独生子女怎么办?你们会索性留在北京过年,或者带着一大家人一起出去旅游吗?
她犹豫片刻:“也许会吧,但前提是得我妈乐意。在老家过年,那种熟悉的年味儿是其他地方、其他方式无法取代的,我很看重和妈妈一起在家过年的感觉。”
这位姑娘的设想,已经是我的另一位已婚朋友的实践。这位朋友是独生女,她的丈夫家中还有兄弟姐妹,且常年在父母跟前。他们婚后定居上海,双方父母都在各自的老家,中间隔着几千里路。
在婚前,他们就有了约定,婚后的每一个春节都要在女方家过,或者带着其中一方父母出国旅游;每年年中,一起回一次男方的老家。结婚将近十年,因为有这个约定,他们从未因为春节回哪个家而起过争执。
但是,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就没这么幸运了。大学毕业之后,她不顾父母反对,跟随大学时谈的男朋友去了他的家乡。
他们是同学都羡慕的一对眷侣,毕业不到一年就结了婚,在男方家所在地的县城买了房。原本是很美好的故事,没曾想,当孩子出生后,婆婆从乡下来帮忙照顾孩子,婆媳矛盾大爆发,男方的妈宝气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有一年春节,她哭着给我打电话,说她现在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家了。原本以为,自己以前的家是家,丈夫在农村的那个家是家,他们在县城的家也是家,可是现在,在丈夫和婆婆的家里,她是个外人;而父母现在的那个家,她也是出嫁了的“外人”。
我试图帮她澄清关于“家”的概念,劝她想开点。但是当听到她说“没有家”的那一刻,我却已经心疼到无力。
孩子小的时候,她说春节想回自己父母家,丈夫以孩子小为理由否决。后来孩子大了,她想回家,丈夫说想回家什么时候不能回,干嘛非等到过年,火车票买不到,飞机票那么贵……
再后来,她离婚了。她的父母心疼她,办手续的当天,两位老人专门来到陌生的小城,等在民政局外面,带着买好的车票,二话不说把她和孩子接回了家。
我知道,这位离婚的女同学,算是不幸中的幸运。至少,还有父母可以接纳她。在中国的某些地方,依然还盛行着“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夜”的风俗。更别说离婚或者受委屈之后,回到父母家常住。
心安处,即为家
春节要团圆,要回家。家的意义,在于“归”。
想起平时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女人最终还是要有一个归宿的。
对照这句话,多少女人,一生都在寻找归宿。很多人会以为,所谓归宿,就是一次婚姻,一个男人,一世白头。
现实中,那些带着“寻找归宿”的心态,把自己“嫁出去”的女人,有的真的找到了靠谱的归宿,也有的在“归宿”中宿一阵之后,才发现自己不仅没有了归宿,也没了归途。
我的那位同学,在春节哭着说自己没有家了。我当时无力开解她,因为我自己也会认为,家就是用来“回归”的。如果每一个看似是家的家,都回不去,那我们又能归往何方?
直到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姐姐。她从小生长在北京,五年前在荷兰结婚,丈夫是她的留学生同学。婚后,她凭借自己学语言的天赋,用一年时间学会荷兰语,并在当地找到工作。再一年,她换工作到一家更大的公司,在中国设有办事处。
这样,她每年回北京看父母的机会多了起来。我问她,在那么远的地方结婚生子,会想家吗?
她跟我说了一句话:家的意义,在于“归”。而“归”的意义,在于重新出发。
每一个家,都像是一个供船只停留的港湾。只有报废了的船,才会安稳地停在港湾。停留一定年月之后,就可能会被拖走再造。
如果说,婚姻是一种归宿,它应该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的归宿,而非男人是女人的归宿。两个人,一起在婚姻的港湾里停留,但也能一起乘风破浪。
春节即将来临,不知道你是否还在为回家的事烦恼。
不妨让我们换一个视角,从“回归”与“出发”的角度,去重新解读春节回家这件事。不再去纠结于婆家、娘家的区分,而是用亲情和亲人沟通,一起感受“回家”的意义。
亲情在,就是家。心安处,即为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