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人,其实只是和自己谈恋爱——也许你们从未真正爱...
有三句话帮你行走江湖
一个人喜欢你可以到什么程度?
我听过最极端的答案是:
一次和朋友吃饭,她悄悄对我说,你看我男朋友,怎么连抠鼻屎都那么潇洒。
我说,谢谢你帮我减肥,接下来的饭我没胃口了。
但是婚后,她跟我抱怨老公的鼻涕纸随手乱扔。
我问她,还记得他抠鼻屎的销魂吗?
她说,谢谢你帮我减肥。
一段感情是不是注定作死的,其实就看你到底是怎么看对方“抠鼻屎”的。
如果你觉得恶心,那么恭喜你,你们的爱,还是有希望的。
一个人是否成熟,就看他(她)在情感中到底是如何看待爱的。
那些在大雨中,大雪中,大风中苦等你;那些为了给你买个胡辣汤清晨跑遍半个城市;那些觉得你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是奇迹的男人们,你觉得是可以相伴一生的人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是的”。
那么你一定是菜鸟。
你一定要记住这三句话: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所有的付出,都是要回收的。
没有人会做赔本的买卖。
碎片还是整体?决定是是否真爱
所以,如果一个人需要太多的爱,或者一个人给你太多的爱;一个人如果需要太多的肯定以及给予他人太多的认同,那么说明,他们可能在未来的情感中,会翻脸。
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前者需要迷恋。
后者需要合作。
迷恋的原理就是投射,主要成分是荷尔蒙,而荷尔蒙主要用于幻想。
我们为什么需要幻想呢?
因为幻想可以帮助我们做到我们一直都想做,但做不到的事儿。
比如阿Q被老板打了一顿,他就幻想,我是你祖宗。
但是,如果是马云,当年面试肯德基候被拒以后,没有说这句话,他会思考,我接下来要做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就有两种人。
一种人是“碎片”人。
一种人是“整体”人。
什么是碎片人?
就像是早产儿,一出生,就要进入温箱,比起一般的婴儿,他们需要更恒温恒湿的环境。因为他们脆弱,无法应对一般婴儿就可以应对的世界。
碎片人的世界,就是极度需要“温箱”的世界。
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温箱”的部分。
那个部分就是我们的短板,我们的脆弱层,我们的未疗愈的创伤,我们玻璃心所在。
“玻璃心”在我们的内心里所占的比例越大,我们就越难以依靠自己活下去,我们就更多地依靠外界的环境才能存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要听各种鸡汤劝的原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对不起,如果我们的玻璃心的比例太大,就没法做到这一点。
一次,我在游乐场看到一个男孩,在玩攀岩的时候,偷偷跟教练说,我不想爬了。教练说,可以啊。男孩跟教练说,你跟我爸说一下吧。教练笑了说,你自己说不行吗? 那个孩子回头看了一眼他爸,叹口气,继续往上爬。
我看了以后,很心酸。
这个孩子以后可能就是一个“碎片人”。
我们到底是个整体,还是碎片,就取决于孩子看爸爸的那一瞬间。
如果爸爸说,没关系,不想爬就算了。这个不好玩,我们玩别的吧。
这个孩子就会收到人生最重要的爱:你可以做不到。
然后他就不必一生都挂在墙上,进退不得。他不必永远做个“像个男人”的男孩,他不必那么完美,那么优秀。
还有个孩子,也想玩攀岩,可是刚刚上了第一个小台阶,就停下来,对爸爸说,爸爸我怕。
爸爸说,爸爸知道了。还想爬吗?
孩子点点头说,还想。
爸爸就说,没关系,要是我,我也怕的。
这个孩子就颤颤巍巍地继续往上爬,最后终于爬到最高点,她惊喜地回头看爸爸说,爸爸!我做到了!
爸爸给她点赞说,真棒!
这个孩子也收到了人生最重要的爱:你可以做到,因为我陪着你,一切都不必害怕。
你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那么你就是完整的。
如果你不被鼓励去拿起,也不被允许放下,那么你就只能上身穿棉袄,下身穿裤衩,就像是那些爱美到冻成关节炎的日本女人一样,你的人生只能片面地活着,不能全面的立体地活着——只有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才有生命。
相爱一生,其实我们从未相识
“片面”之爱,就会让我们对外界的认同充满了渴求,而我们不能相信,我们可以靠自己活下去。
我们会有两个倾向:
1)过于放大他人。
很多关系都会进入到“追逐——改造——贬低” 的模式里。
来如惊涛拍岸,去如流星赶月。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要么他希望你永远都完美,甚至不能接受你是个人,也需要拉屎放屁。
要么他希望你永远优秀,这样他可以一直崇拜你,如果你做不到,他就会觉得你失败透顶。
要么他希望你一定要配得上他,否则你就是垃圾。
2)过于放大自己。
要么他会不断挑剔你,不断通过贬低你来抬高他自己。
要么他会不断要求你满足他的需求,而从来不知道,你也是个人,也有自己的需求。
他会认为,你就是他,他想要的,就是你想要的,你和他所有的不同,都是要灭绝掉的。
总之,要么你要成为一个完美的存在,他和你在一起,就不必面对他自己的残缺。
因为,80%的男人都是自恋的!该如何和这样的人相处?
要么你要成为一个垃圾桶,可以供他把自己所有的阴暗面都扔到你身上。让你认同和接受他自己都无法承受的一切。
所以,自大型、自恋者往往和自卑型、自恋者互相配对,形成一种施虐和受虐的关系。
前者需要有人做他的马桶,后者需要有人做他的神像。
因为他们都缺乏一个“过渡”的空间。
但悲剧的是,这个过渡空间不在外面的世界,也不在内心的世界。而是外面的世界vs内在世界的交界处,比如咨询室。
“咨询实录”:一个“碎片人”是怎么变成一个“整体人”的
有人跟我说,对不起,我哭了。
我说,你哭为什么要跟我说对不起?
因为,这是不好的。
哪不好?
让人笑话。
笑话啥呢?
像个孩子。
像孩子有什么不好吗?
不好!像孩子就软弱,就无能,就脆弱,就是不该的。
这是谁说的?
我爸说的。
你觉得他说得对吗?
如果你不同意会怎样?
他会转身离开,根本不搭理我。我就是个没人要的孩子了……
咨询快结束的时候,她跟我说:好像我把这辈子的眼泪都流在这里了。
在外面的世界里,我永远是光明的,强大的,无所畏惧的,无所不能的女子。
可是没有人知道,我也有哭成泪人的时候。
然后,因为我没有记住她觉得很重要的,曾经跟我说过的事情,她对我大发雷霆。
我知道,那是她父母曾对她做的事情。
她从未真正相信过我。
因为谁能保证,我不会在她依恋我以后,像她父母那样,把她重重摔在地上?
她说再也不会找我做咨询了,她说我只是赚钱的商人,我对她那么重要,而在我眼里,她不过是一个病人,在我的世界里,她什么都不是。
我说,听你这么说我很难过,因为这个世界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自己如此看重的人,却觉得我什么都不是。我知道,一旦遭遇这样的时刻,你最想做的,就是抽身离开。可是也许我们还有一个机会留下来,走过这个可怕的通道。
她拒绝了。
但下次咨询,她还是来了。
我问她为什么回来。
她说,因为我说,我愿意和你一起面对。这句话打动了她。这是她父母从未说过的。
她父母能说的就是,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父母对你做了这么多,你不感恩,反而指责,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
所谓的过渡空间,就是这样的所在,你可以安全地探索你想做的,但不会做、不能做的事情,包括好的,也包括坏的,然后就长大了。
很多次咨询以后,她问我,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到你这里来。
我说,如果你不来呢。
其实很多时候,我到这里,有一种感觉,这个世界,只有这里,才是我的支点,我在这里,可以脱下那些盔甲,起码我不必防备你。
渐渐的,她来的没有那么频繁了。
我说,你怎么不经常来了呢?
她说,我不需要了,因为很多时候,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如果我找你,你会说什么。
然后呢?
然后这个事儿就过去了。
最后她跟我说再见了。
她说,谢谢你,我要走了。
你好像什么都没做,你只是听我说,只是听我哭,只是告诉我,一切都是被允许,你只是坐在那里,你什么都没做,可是我却得到了我最想要的。
我说,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她说,一个形成我自己的空间。
有人会问,这是真实的故事吗?
它是真实的,也是虚构的,说它是虚构的是因为我说的这个故事是编的,但也不是编的,因为在我上万小时的咨询经历中,很多人和很多经历都是类似的,我说的是成千上万小苗长大的过程,而不是一株小苗长大的故事。
当然,宗教也可以提供这样的空间,或者一个soul-mate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一切有疗愈功能的关系,都可以让我们有机会真正的长大。
也许,这就是我们去爱的真正原因,从碎片人到整个人,走出“温箱”的世界,走到真实的世界里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