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 发表于 2016-6-26 18:56:41

谈恋爱找互补型还是相似型?这个千古难题终于有解了

谈恋爱找互补型还是相似型?这个千古难题终于有解了
以下是访谈文字摘录:青音:武老师,很多人在选择对象的时候通常会纠结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找一个性格互补的,还是性格近似的呢?有一种理论说,之所以会发生爱情,是因为两个人差异很大。但也有人说,之所以会发生爱情,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对方和自己很相像。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武志红:这两种可能性都有,我们来举一些例子。比如邓文迪和默多克在一起,因为邓文迪的野心勃勃、没有任何规则,使默多克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这是一部分原因。在我看到的故事中,性格互补的情况非常之多。像以上“看到另外的自己”的情况是一种自恋,“我看到了你就像看到了自己,因为我很爱我自己,所以我也爱上了你。”但我认为自恋是相对较低的水准。以我所知,一些普遍的现象中也存在这样一部分,很多人会认为婚姻和恋爱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但我认为有一个更强的动力,就是追求自我圆满。追求自我圆满存在这样的情形。比如佛教中有这样的说法:我们设想有十个罐子,每个罐子都在积攒波罗蜜(功德),如果有某一个罐子满了,你会对它失去兴趣,去修行其他的东西。例如有的人有很多“精进波罗蜜”的同时缺乏智慧,那么Ta就会对同样精进的人没有兴趣,而对充满智慧的人有很大兴趣,Ta需要弥补这一部分。这种情形在恋爱中更加明显,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自我圆满,但是我们也能感觉到自己一人很难实现,于是我们需要找一个人弥补自己缺乏的部分。所以我们能看到在婚姻中互补的现象比相似的更多一些。http://mmbiz.qpic.cn/mmbiz/1VWiazB5pc2VQs1fSjc6gaib2qT4Tic2yL6GeLwGnhX1En2GDb5FM7dlkziaLEvXIgvZmaVf2Y5HX8BAMicXo6S1IUw/640?wx_fmt=jpeg青音: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互补在一起,但是在进入关系后又希望对方能够为自己改变,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样子,追求一致性。例如在刚刚结婚时,双方都认可了其中一人“爱动”、另一人“爱静”,可是在结婚之后发现这样不可行,于是开始了磨合。磨合之后发现对方怎么会这样,之后开始失望。对婚姻的失望大多是因为对方无法改变而引起的失望。武志红:我把你的话再稍微概括一下,就是恋爱的时候因为互补而在一起,结婚后因为互补而产生摩擦,但这也是因为人的自恋。我们的潜意识中内在的对生命的渴望、追求圆满的动力,让我们找了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但同时因为自恋,“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当然要按照我的想法做”,所以会出现婚姻的战争。但大家需要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所有的选择都是很合理的,这些选择之中隐藏着追求自我圆满的动力,当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向对方靠拢,并不是对方要求自己靠拢。举个例子,我原本是内向的性格,找了一个外向性格的对象,我逐渐地让自己向外向走,而外向的对方也逐渐让自己产生一些内向的部分,这是一种很好的结合。青音:可是我们往往希望对方能够先做出一些改变,会想着说“既然你爱我,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两个人都会这么想。武志红:如果这样的想法越重,说明Ta越自恋;如果想法严重到一定程度,说明Ta很偏执。所以大家要知道,如果自己强烈地要求对方改变,这就是自恋、偏执、以自己为中心。青音:那会不会在走向对方的过程中还是觉得委屈?因为并非是自愿的。http://mmbiz.qpic.cn/mmbiz/1VWiazB5pc2VQs1fSjc6gaib2qT4Tic2yL6ia6K4tCiaZLkH801jIBN5GJFp07Ojkkl9TR7kgZrSJQKGmrSic6DycgicQ/640?wx_fmt=jpeg武志红:上一集中咱们讲到过一个很有智慧的朋友,当他发现大家都希望别人顺着自己,既然都这么做,为什么非得要别人满足自己而不是自己先去满足别人?结果他发现当自己先满足了对方,对方更加愿意满足自己。因此,这个动力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关于自我圆满,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谁是你人格的对立面》。因为我发现,我们潜意识中的动力经常促使我们去寻找和自己相反的人。我先来分享一个故事。在我刚刚做心理医生的时候,水平很一般,有一个来访者找我,但是我没能很好地帮助她,她来了三、四次后觉得咨询应该结束时对我说:“武老师,您给我提些建议吧。”但通常我是不太提建议的,于是我半开玩笑地给她提了个建议。她是一个很节俭的女人,她老公喜欢赌博,他们两人已经离婚。离婚后她经历过五、六次相亲,但是她对相亲对相总是没有感觉,又回去找前夫。他们两个人谈复婚的条件,她说:“只要你不去赌博,咱们就可以复婚。”前夫却说:“除了这一点,别的都可以谈。”后来我给她提建议说:“你不要这么节俭,你稍微大手大脚一些,甚至可以去尝试赌博。”我是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的,“赌博虽然不太合适,但你可以大手大脚地去花钱,尝试着奢侈,活出节俭的对立面,也许能够让事情变得不同。”之后她有没有照做我不清楚,当我这样说了之后,她说:“武老师,您这样说其实很有道理,其实我前夫原先是不赌博的,在结婚两年之后他才开始赌。”我也对这件事件有所反思,这个女人有人事逻辑——节俭,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节俭度越来越高,所以她严重地失衡。这时候生命需要另外一种动力让她平衡,也就是我们讲的自我圆满。如果只有节俭而缺了另外的部分,她老公像是能够使她平衡一样,变得喜欢赌博。如果我们说得夸张一些,是她老公用赌博的方式来爱老婆。青音:虽然这听起来有些拗口、令人费解,但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关系都是创造出来的,而且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互动的结果,一定是你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才使得你们的关系有了今天的样子。那些对伴侣不停抱怨的人,其实是你让Ta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定是你的做法使得Ta呈现出了现在的状态。如果你和Ta反过来调换位置,Ta一开始可能会很好奇,但慢慢地Ta会用另外一种状态来配合你。有一些来访者说她觉得自己一直都是天使,老公一直都是那么得糟糕、为所欲为,像是一个魔鬼。我说:“他为什么做魔鬼呢?因为家里只有两把椅子,一把天使的椅子、一把魔鬼的椅子。而你一直坐在天使的椅子上不肯下来,他没有地方坐,就只能在魔鬼的位置上配合你。你们俩换一换,你也试着为所欲为、试着发飙、试着不负责任,看看他会怎么样。”这样一来,互动就发生了。http://mmbiz.qpic.cn/mmbiz/1VWiazB5pc2VQs1fSjc6gaib2qT4Tic2yL68sX4ibAoQAGd4HpXS7nKceF7gSP2Z9qRO9TqkhlxdDXn6xmUhqdeibdA/640?wx_fmt=jpeg武志红:也就是说,自身的这一部分过重,以至于活不出自己的对立面。上面说到的那位女性,她的家庭是典型的潮汕家庭,是家中的老大,她有六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在这样的家庭中想得到父母的爱,很难,于是她通过勤俭持家,分担妈妈的家务来得到父母的认可。她在早期是以这样的逻辑活出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她对这个逻辑非常执着。但是在潜意识中构成了对立面,潜意识中的她也想痛快地花钱,但是却不敢,因为她怕这样做会失去父母的爱。由于她和潜意识隔离得太严重,所以她老公代替她活出了这样一面。所以我认为这是在爱情中很常见的一个部分,我们和某一部分失去了联系,和自己内在的部分失去了连接,我们通过恋爱的方式将这一部分投射出去,找到能够呈现出对立面的人,然后和Ta在一起。因为恋爱意味着结合,其实我们原本是希望通过和Ta的结合把自己缺失的部分补上,但又因为我们是自恋的,认为自己是对的,同时排斥对立面,结果就构成了恋爱中的种种问题。青音:因此,我们的对话并不是在比较对与错,我们所谈到的“如何活出自己人格的对立面”,其实是提醒你能够看到自己的关系。当你总是对关系感到纠结、想要抱怨,总是认为“Ta凭什么这样对待我”,你应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或者对方那样做是因为你自己想做而没能做的举动,你投射在对方身上,把对方变成了你想要的但不敢面对的那个自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恋爱找互补型还是相似型?这个千古难题终于有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