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古人做的最浪漫的事是什么?
知乎 林芷清张岱《湖心亭看雪》——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多年前初读就不禁叹服,此人实在是浪漫到了骨子里。
———————————————————————————————————————————吴均《与朱元思书》——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怡然自得,随它带我到哪儿去——想起那句“我不知道风是在往哪一个方向吹”,好生浪漫!
———————————————————————————————————————————
韩氏《题红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据传此诗出自唐宣宗时期一宫女韩氏之手,其中的故事读来实在浪漫——
据《云溪友议》记述,唐宣宗时,诗人卢渥偶然在长安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此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收藏在这里。”
———————————————————————————————————————————
王子猷——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刘义庆《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实乃脱凡超俗,一代名士啊。(好浪漫!)
———————————————————————————————————————————
评论中有人提到居然被我愚蠢至极地遗忘了(==)的沈复的《浮生六记》,评论中提到的是“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我另外补充一个——琴棋适性,曲水流觞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古今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
沈复的《浮生六记》整本书都很清新朴实动人,记录了沈复和妻子陈芸的生活,林语堂曾写过,“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深表赞同。芸死后,沈复伤心欲绝地写下“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
———————————————————————————————————————————
而曲水流觞这一浪漫之举的历史非常古老——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http://www.zhihu.com/question/31412874
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