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星 发表于 2016-6-19 16:03:07

听其说话知其性情

听其说话知其性情



言谈是一个人品性、才智的外露,通过言谈和辨声能够从人的欲望、抱负和经验分析上进一步了解一个人,从而达到窥探对方的内心世界的目的。所以,聪明的女人能够从一个人的内心焕发出来的声音中,分辨其修养和性格以及当时的心理。
南北朝时,贺若敦为晋的大将,自以为功高才大,不甘心居于同僚之下,看到别人做了大将军,唯独自己没有被晋升,心中十分不服气,口中多有抱怨之词,决心好好干它一场。
不久,他奉调参加讨伐平湘洲战役,打了个胜仗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反而被撤掉了原来的职务。为此他大为不满,对传令史大发怨言。晋公宇文护听了以后,十会震怒,把他从中州剌史任上调回来,迫使他自杀。临死之前他对儿子贺若弼说:“我有志平定江南,为国效力,而今未能实现,你一定要继承我的遗南。我是因为这舌头把命都丢了,这个教训你不能不记住呀!”说完了,便拿起锥子,狠狠现在了儿子的舌头,让他记住这个教训。
有人说,舌头上没有一根骨头,却是世界上最硬的东西。莫说说话的内容,就是说话时使用的语调、声音,往往也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明成化时,兵部左待郎李震业已三年孝满,久盼能升至兵部尚书。恰好这时兵部尚书自圭去职,机会难得。不料朝廷命令由李震的亲家,刑部尚书项忠接任。满怀希望的李震大为不满,对他的亲家埋怨说:“你在刑部已很好了,何必又钻到此?”
过了些天,李震脑后生了个疮,仍勉力朝参,同僚们戏语说:“脑后生疮因转项。”仍然汲汲于功名,不死其心。其实李震久不得升迁,原因是因为他素患喉疾,每逢奏事,声音低哑,为宪宗皇帝所恶。与李震一殿为臣的鸿胪寺卿施纯,声音洪亮,又工于词令,在班行中甚是出众,宪宗对他很欣赏。
诚然,仅凭声音便肯定或否定一个人,实在不是高明之举。但通过与人对话,观其声,辨其人,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
常言道:言为心声。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多多少少总会反映出其内心的一些活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其说话知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