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潘 发表于 2016-6-13 12:21:23

借名人声望壮自己声势

借名人声望壮自己声势



在当今社会,人们已经广泛且频繁地开始运用“借力”这种手段,尤其是借名人之力,对于人际交往,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己影响的策略和技巧。你可以巧借名人,如谈话中常出现一些身份很高的人的名字,你在别人眼里就不同寻常;巧借名地,如对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常去的地方,你不要不好意思表白,这也可以作为提高你的身份的资本;巧借名言,如请社会名流为你题个词,请专家教授为你写的书作个序,请明星为你签个名,等等。被社会承认,是人的正当追求,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就是可取的方式之一。
翻开历史,古往今来的成功者,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大名鼎鼎,一出山就风光耀眼、一呼百应。他们大多总是先隐蔽在某些大人物的后面,借他的声望来壮大自己的声势,等时机成熟,才另起炉灶,扬名天下。马尔科姆.福布斯是一个善于借用名人声望壮自己声势的典型人物。
马尔科姆.福布斯在和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认识之前,已经是杂志出版界里响当当的人物,而他那些乘热气球,骑摩托车及收藏法比杰金蛋、玩具士兵、总统文件等怪异作风,又为他添了不少名气,更使得原来清晰的名字被传媒冠以越来越多光怪陆离的名称。不过,纵然如此,他的知名度如果和超级巨星比起来,还有一段距离。因为,再怎么有名的杂志大亨,圈外人知道的也还是不多。这就像棒球英雄一样,对不看棒球的人来说,再大的棒球英雄在他面前也只是无名小卒。
到底怎样才能壮大自己的声势呢?那就是利用名人的关系,借用名人的名气。伊丽莎白.泰勒曾两次荣获奥斯卡提名奖,因担任《埃及艳后》主角而被世人尊称为“埃及艳后”,而她本人也被称为“好莱坞的常青树”。
马尔科姆与伊丽莎白.泰勒凑在一起是缘于一次商业合作。
泰勒为了推销新上市的“热情”香水,想找一个名声响亮而品位高雅的百万富翁帮忙,于是她找到了马尔科姆。因为这种香水的使用对象是品位高而又性感的淑女,被她的香水吸引过去的则必须是品位高而又性感的百万富翁,马尔科姆正好符合这个标准,而且他本人对此似乎也觉得荣幸之至。
这对马尔科姆来讲,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扩大知名度的绝佳机会。
“做这个国际巨星的护花使者,就如同往银行里存钱一样。”
马尔科姆为自己大出风头的时机即将到来而雀跃不已。虽然在场的镁光灯全都对准泰勒,但只要和泰勒站在一起,还愁自己不能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吗?
“我做什么都是为享受人生,扩展事业。”马尔科姆表示他与泰勒出双入对可以达到目的。虽然马尔科姆经常表示他和泰勒无意结婚,但同时也经常做出一些小动作,让外界保持对他们的浪漫幻想。
还有一次,《新闻周刊》的记者采访马尔科姆,提到有传言说他向泰勒求婚。马尔科姆笑着回答说那只是空穴来风,不过他并没有否认他们之间的罗曼史。
但不管怎么说,马尔科姆借助这种与名人的友谊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的确越来越大。很多从不涉足商界的人因为伊丽莎白.泰勒而知道了马尔科姆,马尔科姆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马尔科姆为伊丽莎白.泰勒和她所致力的艾滋病防治运动投入了不少时间和金钱,在他70岁寿诞时,他收获了巨大的回报。
1987年,马尔科姆为庆祝70岁大寿在摩洛哥皇宫举办了一场晚宴,这次宴会总共有800多名工商巨子和政客显贵参加,包括记者在内的来客,所有的交通费用都由福布斯承担。出席宴会的名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喻户晓的明星级人物,如巴巴拉.华特丝、亨利.基辛格、李.艾柯卡以及来自石油世家的哥登.盖堤、大都会传播企业的克鲁吉、英国出版王国的麦克斯韦尔、英国企业界霸主詹姆斯.高史密斯等;另一些贵宾则是福布斯出版企业的衣食父母,包括美国信托公司的丹尼尔、20世纪福斯特公司的巴端.泰勒、国际纸业的乔吉斯、西屋公司的马如斯、丰田公司的东乡原、福特公司的哈洛.波林、通用公司的罗杰.史密斯等。
这些世界上响当当的大人物,可以说是马尔科姆最宝贵的“收藏品”。他们的展出,不断为马尔科姆带来名望和利润。女人想拥有不平凡的人生,一定要懂得如何借力,尤其是巧借名人的声望给自己造势。通常情况下,借助名人的社会影响,会使自己拥有更好的形象,促进所办之事顺利进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借名人声望壮自己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