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只是一件人生小事? 文 | 杨时旸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婚姻。这是需要首先明确的事。 那些广场舞大妈摆着一张苦口婆心的脸,揣着一颗搬弄是非的心,没事就念叨,“总不能一辈子就一个人吧。”这句话像是一段过气的咒语。她不能一辈子一个人,所以她现在的人生尽头就是带着小孙子去跳广场舞。你大可不必非要和她们一样。 婚姻是一件小事。这是第二件需要明确的事。 那些声称结婚是“人生大事”的长辈们,你看到过几个过得好这一生的?所以,该呵呵的时候就尽量呵呵,和重启一样管用。 到了这个年纪,该结婚的都已经结了,想离婚的也都先行一步。剩下那些尚未婚嫁的朋友和同学,经常在群里被人讨论,那些热爱谈论这个话题的人就如同探讨一件国家大事那样,觉得别人的婚姻有一种离自己既遥远又切近的神奇感。被讨论的人浑身焦虑,发起讨论的人一脸兴奋。但是也没见谁真的搞清楚结婚到底是件怎样的事。我们仍然处于匮乏的焦虑当中,对于任何事都抱持着争抢资源而不是随遇而安的心态,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寻找结婚对象。
它不是一种本能需求,和吃饭、喝水、呼吸不同,绝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只不过太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有些人爱吃辣,有些人爱吃甜,川菜成了主流,人们都逼迫那些吃甜的人找一家川菜馆,办一张终身卡。拉拢你的人觉得自己是在进行救赎的善行,而你自己才明白,在用妥协躲过了逼迫的喧嚣之后,才刚刚领略奔向悲剧的征兆。可那些表演善良的人们早已讪笑着不知踪影。 我们应该反向地想想这些问题,就能正向地看清一些道理,比如,如果离婚不意味着失败,那么,结婚就并不象征着人生的成功。那些没事就督促别人赶紧结婚的人,有一种把给人配对儿看做拨乱反正的古怪价值观。
其实,这些人逼迫的未必只是婚姻,他们惯于把一切“不同”逼迫成“相同”。对于从小被规训为必须成为大多数才能躲过劫难的人们来说,不同于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和选择都让他们感到恐惧,这些人习惯于一种集体操般的规范,如果谁被标注为特立独行,他们就觉得自己有道德义务帮助他将生活扳回正轨。这是他们骨血里的一道难关。所以,逼婚的那些人并不是在逼迫你,他们只是过不了自己那道坎。他们需要你当做一个中介,完成自我规训的一步。 明白这些之后,就会知道,你说服不了他们,也别让他们改变你,所以,呵呵着躲开是最好的方式。不要不好意思。善良并不意味着被摆弄。记着,所有逼迫你过上你不希冀的生活的人,都是坏人,无论他们长得多么慈祥。他们不会为你的未来买单,当有一天你需要自己善后他们在你身上犯下的错误,那些人不会出现帮你,只会躲在一边,把你的痛苦当做平庸生活中最鲜嫩的谈资。客观地讲,他们也并非故意如此,只不过他们的习性决定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明白了这一步,你就会摆脱一些烦恼。然后,做做自我评估,看看自己是否适合于婚姻。无论你是否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都可以问问自己。 结婚,就是两个成年人决定在一起生活,并分享生活。别无其他。不要美化它,也无需丑化它。什么家庭是温柔的港湾,或者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类的烂俗比喻,让它们留在1990年代的《知音》杂志上吧。 需要自问的事情包括:
好了,如果你能接受这些,婚姻这种关系还是挺适合你,如果完全无法接受,任凭他人怎样置喙,学会对自己负责。
中国的文化和传统语境中“人生大事”的这个修辞实在太糟糕了,它的宏大叙述几乎把婚姻所带来的变化近乎夸张地演绎成了一场变故。让人们对于婚姻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憧憬或者恐惧。 大多数人的适婚年龄差不多正好在自己的转型期,独立和半独立之间,尚未完全褪去青涩,也未彻底变得世故,对于世界看清些轮廓,但对于它真正的样子又懵懵懂懂。这个时候,却需要进行一次被成为“人生大事”的选择,而且自己还是无可取代的主角。这种氛围又有多少人愿意被置于其中? 婚姻只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调整,而不是与过去彻底断了联系,又重新植入了崭新的系统。它没有这种颠覆性的东西。你会发现,结婚之后,自己的想法不会产生任何质变,也更不会多长出一个脑袋。所以,你得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让自己明白,婚姻真的是一件人生小事,当你不再以一种走向神圣、庄严和自我悲壮化的心态去面对它的时候,才是真正适合走入它的时刻。 而有一点很有意思,当你真的觉得那是一件人生小事的时候,才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你变成了一个成年人。 结婚,一定是两个成年人的事,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年龄的成年,而是心理层面的成年。和法律规定不同,心理成熟每个人因人而异,有人三十岁仍然是个孩子,这一点都不夸张。 成年人的意涵包括,经济独立,精神自立,知道为人处世时的平和,也懂得维护内心的个性,精神内里的边界稳固,有稳定的价值观,懂得享受自由同时明白自律,知道对他人的宽容,对于自己厌恶的人和事,会用合适和体面的方式拒绝;对于热爱的东西,知道自己努力获取而不是要求别人为自己买单。这样的人就不会太差。但仔细看看周围,真的能符合这些的又有多少? 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系统,形成了一个灾难性的后果,就是从少年到青春期,从父母、学校到社会都拼命压抑一个人成为成年人的一切征兆,无论精神上的规训还是身体层面的禁欲,都是如此。但达到一个大众认可的适婚年龄,他们又马上被催熟,仿若一夜之间,他们就必须成为一个精神上成熟,又具备责任感的男女,这又怎么可能呢? 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婚姻关系中的很多灾难性的结局,都是这样的病灶的后遗症。他们还未能成熟,就被推进了一段需要成熟的心智才能达成的人际关系中。更深层的精神层面的训练姑且不提,说说最实际的生活,除了北上广这几个特殊的移民城市,其他大多数城市中,绝大多数年轻人都缺乏一段独自生活的经历。他们从原生家庭直接过渡到二人家庭,但独自生活,试错,寻觅,自我矫正,与真实世界独自交手的过程无比重要,几近必须,可这段生活被人为地彻底删除了。有时是因为经济原因,有时是因为中国特有的将成年人孩童化的压抑原则。原生家庭亲手造就了某些悲剧的根源。让年轻人没经历过真正拔节生长的过程,就被丢进了婚姻。某种程度上说,很多中国式婚姻的悲剧,都是两个孩子过家家,不是两个成年人过日子。 婚姻的本质需要一再强调和理解:两个成年人决定共同生活并分享生活。这意味着,懂得尊重对方,不要试图把对方改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他是怎样的,结婚后就是怎样的,不要幻想着结婚后他就会改成你想象中的样子,那是不存在的虚渺幻想,生活要建立在现实之上,不是建立在虚构之上的。以及,还要明白,宽容和信任都不再是概念,而是渗透在一件件琐事中的东西。 作为一种有捆绑义务的人际关系,都会有一条必然的、指向平淡的下落曲线。这是结婚之初就要清醒地做好心理准备的另一件事。永远对一个人保有浓烈的激情是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大多数时候,相处,是平缓。对于婚姻关系的戏剧化想象,只会让你断裂在热恋和憎恶之间。那不是生活的真相。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婚姻更不是。它无法把你从孤单中拯救出来,也无法把不够好的你变得更好。你要做的是先把自己变成成年人,让自己足够强大,然后和一个同样是成年人、同样内心强大的人一起生活,才会真的快乐。如果一直是一方拯救一方,一方依赖一方,那叫慈善,不叫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