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为何偏偏做第三者 她还必须尊重他的背叛,对他之于家庭的责任心敬佩而由衷感叹自己遇到了一个好男人。她爱他这一点好,仿佛他的魅力存在于他对家庭的维护之中,一旦他与他的家庭剥离,他便立刻失去意义。 ——摘自盛可以的小说《道德颂》 第三者可以分两种:被动的第三者和主动的第三者。 陷入感情的旋涡后才知道对方有恋人,这是被动的第三者。知道对方有恋人但仍然投入感情旋涡,这是主动的第三者。 对于后者而言,做第三者,常常是一种渴望,一种瘾。 初中时,我一个同学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做10次第三者。虽是同年级的同学,但他大我几岁,初中毕业后不久便结婚生子,已失去联系快20年,不知他是否将这种愿望付诸了行动。 相对而言,男性的主动第三者似乎不多。在我们的文化下,还是女性的主动第三者居多。譬如,在百度贴吧“第三者”吧中,发帖和回帖的,主要是女性,以至于一个帖子纳闷地问道:“为什么这里90%的都是女性?” 对于女性主动做第三者的微妙心理,女作家盛可以在她的小说《道德颂》中做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小说的女主人公旨邑与刚过了不惑之年的水荆秋有了一段情缘,而水荆秋有一个太太梅卡玛,于是,旨邑就成了第三者。 从情节上看,是水荆秋先去引诱旨邑的,但从心理上看,做第三者是旨邑的一种嗜好。 因为,早在认识水荆秋的三年前,旨邑就做过一次第三者: 旨邑成功摧毁一个家庭,对方正准备和她结婚,她顿觉索然无味,很无情地结束了那段感情。她似乎要的不是婚姻,她进行的不是一次恋爱,而是击败另一个女人(潜藏的敌人)。旨邑曾有戏言,和未婚男人谈恋爱平淡无奇,充满了和平年代的军人式的空虚无聊。和已婚男人则每天都有嚼头,每天都有战况,令她饱受折磨。 人们通常以为,第三者渴望将爱人占为己有。对于被动的第三者而言,这可能是成立的,但主动的第三者的真正目的并不在此,她们渴望的恰恰是三角恋本身,一旦三角恋变成双人舞,她们立即会觉得索然无味,于是全身而退。 以前那场三角恋如此,现在这场三角恋也一样,盛可以写道: 事实上,旨邑并不清楚爱是什么。爱,或者就是与梅卡玛一决高低。 与恋人的恋人一决高低,这便是旨邑这样的女子一次次主动陷入三角恋旋涡的深层目的。 在这种三角恋中,关键不是与恋人相厮守,关键是一决高低。并且这种决战最好永远进行下去,最好永不结束,一旦恋人的恋人离开了,一决高低的条件便不存在了,这时,以前主动做第三者的女子便会主动退出。 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 盛可以的《道德颂》写得鲜血淋漓。旨邑有意怀上了一对双胞胎,想以此迫使水荆秋离开梅卡玛而娶自己。但水荆秋拒绝了她,也许是他的潜意识早就懂得了旨邑这样的女子的心机。他隐隐知道,一旦他离开了梅卡玛,这场三角恋就没有了“一决高低”的条件,而他对于旨邑也便失去了吸引力。 结果,旨邑堕胎了,杀死了这对双胞胎,也杀死了对水荆秋的渴望,而最后他却告诉她,梅卡玛久病难医,一直靠做透析而勉强活着。原来,旨邑想象中的强大对手却是一个不堪一击的病弱女子。 对此,盛可以在小说中写道:“她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因为这些情节,这部小说显得触目惊心。不过,对我而言,这部小说的刺激性远不如23岁的女孩Lisa的一个梦想。 Lisa是一家媒体的记者,年轻漂亮而又才华横溢。一次和我深聊后,她告诉我,她有一个关于第三者的梦想: 我想找这样一个已婚男人,他帅气又有才华,有一个女儿。我接近他,他爱上我,并与妻子离婚。 女孩不要判给妈妈,要判给他。女孩一开始恨我,非常恨我。但是,我很爱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她的爱与认可。最后,她爱我这个后妈胜过爱她的爸爸和她的妈妈。 Lisa的梦想如果就此结束,尚算正常。但她还有接下来的恐怖幻想: 女孩的妈妈蓄意报复,朝我泼了硫酸,我被毁容,我的爱人无比懊悔,他挖掉了自己双眼。我很丑了,但他看不见,我们就此厮守一生,爱的都是彼此的灵魂,而不是容貌、才华和金钱。 为什么一些女子会主动做第三者?盛可以的《道德颂》给出了回答,Lisa的这个梦想也给出了回答。 爱的失衡催生第三者情结 三角恋很容易被口诛笔伐,被视为洪水猛兽般的异端,但实际上,我们最初爱上一个异性时,几乎必然是处于一个三角关系中的。 这个三角关系,便是一个孩子和他的爸爸、妈妈的关系。 一般情形下,一个孩子第一个爱上的人势必是自己的妈妈,因为妈妈不仅哺育他,满足了他的物质需要,也给了他温暖与安全,而满足了他的情感需要。 但到了3~5岁,孩子们对异性父母的爱达到了一个高潮。弗洛伊德将这一阶段称为俄狄浦斯期。这一阶段,儿子渴望妈妈爱自己胜过爱爸爸,而女儿则渴望爸爸爱自己胜过爱妈妈。敏感的父母会很清楚地感受到这一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譬如妈妈可能会感觉到儿子很黏她,并对爸爸有时会刻意疏远,而爸爸则会发现女儿很黏他,而对妈妈有时会刻意疏远。有 俄狄浦斯期是一个人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得以平稳度过,孩子与爸爸和妈妈的三角关系既充满爱又没明显的失衡,即异性父母既爱孩子又爱自己的配偶,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对爱情就会有正常的渴望;但假若这一阶段没有平稳度过,那么这个孩子对爱情的渴望就容易出现种种问题。 俄狄浦斯期的偏差有许多种类型,容易出现的是妈妈爱儿子胜过爱丈夫和爸爸爱女儿胜过爱妻子。在这种家庭长大的男孩以后会有强烈的恋母情结,女孩则容易有强烈的恋父情结。 但假若出现了另一种偏差——孩子是俄狄浦斯期三角关系的失败者,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出现第三者情结。 可以说,第三者情结是一种弥补。童年时,一个孩子是俄狄浦斯期的三角关系的失败者,长大了这个孩子就会有意无意地渴望陷入一个三角关系中,渴望将一个异性从其爱人身边夺走,一旦成功了,就可以弥补他的童年时的失败。 然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竞争关系。有第三者情结的人,并不会追求简单的成功。相反,他们有着强烈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渴望竞争成功,将一个异性从其爱人身边夺走;另一方面,他们又畏惧这样的成功,所以一旦看到成功即将降临时,他们就会逃跑。 之所以畏惧,源自俄狄浦斯期的两种复杂心理:首先,不管同性的父母多么令自己不满意,一个孩子天然会渴望获得同性父母的爱,假若异性父母单纯地爱自己胜于爱配偶,这个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负疚感和罪恶感;其次,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父母是无比强大的,孩子渴望获得异性父母的爱,但他们同时也会畏惧来自同性父母的惩罚。 这种复杂的矛盾心理在《道德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旨邑渴望将水荆秋从梅卡玛身边夺走,而这种渴望的潜意识深处的含义是,将“爸爸”从“妈妈”身边夺走。 然而,一旦这种渴望真正实现时,她又会立即逃走。水荆秋没有给她这个机会,于是她似乎一直渴望打败梅卡玛。在认识水荆秋的三年前,她已做过一次第三者,但当那个男人和妻子离婚并准备和她结婚时,旨邑断然结束了这个关系。盛可以用“索然无味”来形容旨邑当时的感受,但除了这种感受,更深层的感受或许是内疚感和罪恶感。 这种内疚感,最后旨邑强烈地意识到了。盛可以写道:“此刻,旨邑仍感觉对梅卡玛的巨大歉疚,她后悔给病弱的梅卡玛打电话……” 这是一种奇特的迷局。我听到几个故事都是这样:当男人结束与妻子的婚姻关系,准备娶另一个主动陷入这个三角恋的女子时,这个女子反而后退了。 这不难理解,在童年时,一个小女孩决不会渴望妈妈离开家,她渴望的其实只是爸爸既爱妈妈也爱她。 做第三者只是想弥补童年的亏欠 如果一个家庭有多个女儿,可能会出现更复杂的关系。这时,容易产生的情形是,某一个女儿在爸爸心中被列在最后一位,既是与妈妈竞争时的失败者,也是与姐姐或妹妹竞争时的失败者。 假若这种情形出现,这个女子可能会收获这样一个结果:既难以与年长的同性交往,也难以与同龄的同性交往,她会倾向于与所有的同性为敌。 琳是一个33岁的广州美女,但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岁。从21岁到现在,她谈过三次重要的恋爱,三次都是三角恋,每次都是她事先知道对方有女友或家室,而且用情很深。 第一次恋爱是大学刚毕业时,当时琳和十来个同龄人去郊游,晚上大家挤在一个大房间里打地铺,都睡不着,于是一个挨一个地讲起自己的感情。一个男孩自豪地说,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友,她非常爱他,他也非常爱她。 琳回忆说,这个晚上大家聊完后,她就爱上了这个男孩。她说,这个男孩很帅气很优秀,所以她爱上了他。但这个晚上如此重要,我猜测,琳之所以爱上这个男孩,是因为这个男孩有一个优秀的女友,琳潜意识深处渴望和这个女孩一较高下。这个女孩越优秀,这个男孩越爱她,琳对这个男孩的渴望就越强烈。这和旨邑的渴望是一样的,“她似乎要的不是婚姻,她进行的不是一次恋爱,而是击败另一个女人”。 很快,看似性格被动的琳主动追求这个男孩,而这个男孩也脚踏两条船,周旋在两个美女之间,但当她们两个逼男孩作抉择时,男孩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女友身边,这令琳大受打击。此后,尽管追求者很多,尽管男人女人都夸她性格好且漂亮迷人,但她一直非常自卑,认为自己不可能得到一个男人全部的爱。 23岁时,琳遇到了一个有妇之夫,他狂热地追求她,她则很快陷了进去。 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有很多单身男子的追求者,但她却选择了一个有妇之夫?对此,琳回忆说,她当时的确认为,她担心自己得不到单身男子的爱,而得到一个有妇之夫的钟爱,却是比较容易的事。 在旁观者看来,这种逻辑比较奇特,因为已经有了一个竞争者,而且还是强有力的竞争者,怎么会还容易得到钟爱呢?但在琳看来,这种逻辑却是不容置疑的。 或许,真实的理由是,琳之所以一次又一次陷入到三角恋中,意识上是认为有妇之夫更容易钟爱她,潜意识深处是要发起一场战争,将另一个女人击败。 对琳而言,她潜意识深处要击败的女人有两个:妈妈和妹妹。琳说,她5岁的时候有了一个妹妹,而这个妹妹出生后,爸爸明显将大部分心思都转移到了妹妹身上,而对她很忽视。 岂止是忽视,有时还是侮辱。 琳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是6岁时,当时家里条件比较差,没厕所,用的是痰盂。晚上,她正蹲在痰盂上,这时爸爸抱着小妹妹过来也要用痰盂。不可思议的是,爸爸没打任何招呼就抱着妹妹朝琳的身上撒尿。 琳平静地讲述了这件事,似乎没任何情感反应。我问她感受是什么,她回答说,事情过了这么久,她没什么情感反应了。但聊得很深入时,她说,这件事让她有极大的羞辱感,让她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价值。 这是琳在男性面前自卑的根本原因。这件小事表明,在爸爸的眼里,她的尊严都不如妹妹一个小小的生理需要更重要。如果这种事情一再发生,那无异意味着,她在与妹妹的竞争中,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妹妹的重要性永远凌驾于她之上。 在爸爸心中,琳不仅不如妹妹重要,也不如妈妈重要,这是琳童年时的人生真相。她拒绝接受这一人生真相,而渴望得到弥补,甚至彻底改正。于是,等她成年后,她忍不住会陷入到一个又一个三角恋爱中,渴望在这样一个三角关系中打败一个女人。 然而,她真正想打败的,其实首先是她的妹妹,其次是她的妈妈。 说打败可能是说得太重了,琳说她感觉不到自己有这样的渴望,她所渴望的只是获得一个男人部分的爱,即她希望这个男人不要将爱全给予太太,只要分给她一部分就可以了。 我问她,她理想中的恋爱是怎样的。 她说,只要在一些重要的日子,譬如五一假期、十一假期和她的生日,她的爱人能陪她一起度过就可以了,平时只要一两个星期能见一次面就足矣。 我开玩笑说,她真是一个完美的、没有麻烦的情人。 她看上去的确是完美的情人。不仅相貌出众,工作和收入也很好,并且她很少向恋人提要求,她和第二个男友交往了八九年,期间只给他的妻子打过一次电话,其他时间,她都是尽量不给他“找麻烦”。 第二个男友很爱她,几次发誓说要娶她,一次已经到了实质阶段,他准备和妻子离婚,但琳却劝他不要这么做。 显然,和其他主动的第三者一样,琳并不想真正打败一个女人。 恐怖幻想中的重要一面是和解 Lisa对我讲出了她的梦想后,开始去了解关于俄狄浦斯期的论述,并对自己的梦想进行了分析。 她有过两次重要的三角恋,恋人都已结婚,而且都有一个女儿。她说,有一个女儿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如果他们没有女儿,她不会和他们纠缠。 这个女孩象征着什么?Lisa说,其实就是她自己“内在的小孩”。 她介入这样一个家庭,假若成功的话,她就会成为这个女孩的后妈。Lisa说,她渴望做后妈,真的是渴望。 后妈又意味着什么?其实就是Lisa自己的妈妈。她回忆说,自己小时候经常想,她的妈妈是不是后妈,否则为什么有时对她会那么不好。 由此,可以看到,Lisa的第三者梦想中的后妈和女儿的关系,其实就是童年时母亲和她的关系的再现。 所以,在这个三角恋中,女儿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Lisa觉得,那个男人和他妻子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当然,她和其他主动的第三者一样,也是渴望击败一个女人,从这个女人手中夺走一个男人。这是童年被压抑的渴望的再现。 但是,童年时她不敢真做到这一点,因为她惧怕被妈妈惩罚。她的幻想中也体现了这一点,“前妻”向她泼了硫酸,而她爱的男人则弄瞎自己的双眼,这是一个何等惨烈的结局。这个结局,看似是Lisa有点疯狂地渴望自虐,其实,反映的是她为什么不敢真正地把一个男人从他妻子身边夺走,因为她害怕被惩罚。 这是Lisa的幻想中充满冲突的一面,但还要看到,她的这个幻想中的重要一面是和解。在幻想中,她渴望女儿最后爱后妈胜于爱爸爸和亲妈,其实是渴望她“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妈妈”得到和解。 不过,这也有点欲盖弥彰。女儿爱后妈胜于爱爸爸,这正是Lisa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所做的,她很渴望与爸爸亲近,但这会引起她的焦虑,唤起她对妈妈的内疚感和罪恶感。于是,她事实上整天和妈妈黏在一起,表现得和妈妈无比亲近,但真正渴望的还是和爸爸更亲近。 这一情结的纠葛是一种左右不得的局面。现实也再现了这一点。Lisa的两次重要的三角恋,不管男人们多么宠她,但最后都拒绝为她离婚。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男人们这样做,既是自我保护,也是在保护主动的第三者。因为,假若他们真离婚了,他们便失去了吸引力,本来吵吵嚷嚷要嫁给他们的第三者就会逃跑。但她们之所以逃跑,并不仅仅是“索然无味”,而是在逃避自己内心的罪恶感和恐惧。 三角恋中藏着虐待与被虐待的关系 主动的第三者看似是爱得死去活来,但真相其实是,她们在主动营造一个施虐与受虐的关系,而这是她们童年的失衡的亲密关系的再现。 假若一个女孩在和父母的关系中受到了严重的忽视。那么,首先,这个女孩对父亲有愤怒,她会想,为什么人这样对她。其次,她对母亲有醋意,渴望把父亲从母亲身边夺走。最后,她自己有深深的自卑感以及负罪感,因为她认为自己的愿望非常邪恶。 这个女孩长大后,如果变成了一个主动的第三者,那么她会把这三种情感都投射到自己主动营造的三角关系中。 第一,她会很爱那个男子,但也会抓住种种机会直接或间接地攻击他,质问他为什么对自己不公平。 第二,她会对恋人的妻子有复杂的态度,有时想攻击她,有时又很幼稚地渴望和她和解。 在百度贴吧“第三者”吧中,转载了“情人写给爱人妻子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第三者列举了自己的种种优点,并批评了爱人妻子的种种缺点。这无非是说,她比爱人妻子更懂得爱他。这就像一个处于俄狄浦斯期的小女孩一样,认为妈妈缺点太多,而自己很优秀,更配得到爸爸的爱。《道德颂》中也描绘了很多这样的细节,如: 她唯独不愿对水荆秋使用聪明——她相信他是心怀苦衷地爱她。面对他,她愿意拔掉咬人的锋利牙齿,毁掉刻薄的心肠,扭转鄙夷的眼光,她要宽厚,温和,善解人意——要比梅卡玛更女人。 第三,她会有强烈的自卑感、负罪感和内疚感。所以,常常渴望受虐,因为不管看似多么理直气壮,她都认为自己是在干坏事,这不需要别人的谴责,她会自己谴责自己,自己惩罚自己。 爸爸、妈妈和孩子这个三角关系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必经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爸爸和孩子、妈妈和孩子、爸爸和妈妈这三个关系同等重要。假若这三个关系都是充满爱的、和谐的,那么一个孩子就会形成非常健康的爱的模式,等他长大后,就会将这个爱的模式投射到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中。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如自己频频陷入三角恋迷局,而且事先均已知道所爱的人已有爱人,那么就要好好反省自己是否有第三者情结。如果是,就要好好去认识这个情结,不要重蹈覆辙。 Lisa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她主动去看了多半年的心理医生。经过这多半年的心理治疗,她脑海中的故事脚本发生了改变,尽管那个恐怖的第三者梦想仍然存在,但已变得没那么有诱惑力。她现在真正渴望的,是和一个能理解她、尊重她的普通人相爱。 琳也在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最近,她又一次对一个已婚男人产生了爱的冲动。这种冲动不能立即消除,但她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所以没有将自己的冲动付诸实施。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