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爱还是勒索? 男孩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喜欢上了远在异地在豆瓣上认识的菇凉,他们先是网上联络,见面后利用工作机会,男孩儿来到了上海并跟女孩儿相处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过后他们发现彼此深爱对方,也希望共同组建家庭。 于是俩人约好分别见见父母,女方顺利完成了任务,已经决定不久搬到男孩儿生活的海滨城市和他一起。但男方家庭的的意见就没那么简单了:男孩儿母亲觉得女孩儿不适合儿子,原因是女孩儿长得太漂亮,高干子弟家境太好,害怕自己的娃吃亏。即便男孩儿千方百计让七大姑八大姨一起来影响,最终还是没能动摇倔强的老妈。 最后一招,干脆一刀两断! 男孩儿决心到上海和女孩儿一起独立生活,结果却被妈妈改了自己存折的密码。情节再往下走,可想而知就不太好看了。为了避免和父母彻底撕裂,男孩儿说:我们还是分手吧,我爱妈妈,也爱你,可是妈妈年纪大了我不希望他因为我的事情心情不好,身体不好。你也看到了,我努力了,可是妈妈还是不希望我们在一起。 潜台词是——妈只有一个,而且没得选,老婆却可以选择。 就这样,一对小清新的爱情被掐死在摇篮里! 后来,转弯抹角偶然机会得知,原来男孩儿的母亲有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曾经她的家庭,差点被一个貌美有魅力的女人毁掉,自己老公差点就成别人的了,于是看到这样的女孩子,可想而知,瞬时间一万个警钟一齐敲响——万箭穿心,也要将这段情射杀在摇篮里!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常说的那句话吗 ——我这么做,还不都是为你好! 爸爸妈妈放弃了很多,我们的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 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 为什么总是上网呢? 为什么总是贪玩呢? 为什么非要离开我们呢? 为什么找这份工作呢? 为什么非她不娶呢? 你认为这是爱,还是勒索呢? 人们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看起来是“爱”,实则不然。 有一种爱,已经脱离爱的本质,它就是“情感勒索”。 它以爱的名义进行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看似是爱,其实是一种伤害。他们本质是:利用亲密关系来胁迫你按照他的理解来完成它的爱。这种爱不是给与,而是索取。对爱的对象施加限制而不是自由。 你勒索过别人,或被人勒索过吗? 你曾经要求你,只有这样做(满足某个条件,比如学习好)他才会爱你吗?你是否曾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然后替你做决定,甚至大包大揽吗?如果有以上的情形,那么请你警醒,这些也许是有爱的动机,却没有爱的实质。研究爱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指出了“爱”的根本要点: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真正的爱不是建立在满足外在条件基础之上的,更不是“毫无尊重可言的代劳”…… 你是否没征求宝宝意见,就这样指挥你的宝宝? 宝宝,乖乖吃饭,妈妈就给买玩具,不乖不买哦! 宝宝,别去碰那些脏东西,不然妈妈不给你吃糖糖了! 宝宝,不许撒谎,你撒谎,妈妈就再也不爱你了! 表面上看,我们是在教育孩子。 实际上,我们是用“我们对孩子爱”,作为交换物,换取孩子遵守规矩,养成特性习惯。看起来结果似乎是好的,但却给你的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不安全感。而你对孩子的情感勒索,也就在毫无察觉中开始了~ 如何停止情感勒索? 一、永远给出“无条件的”爱! 不再以爱用来交换,即便孩子做错事情,妈妈也要接纳孩子。 “妈妈永远都会爱你,但不喜欢你做的这件事情,原因是……” 二、理解宝宝,和宝宝一起找到更好的方法。 无论是什么事情,背后的原因永远比眼前的结果重要! “宝宝,能告诉妈妈为什么这么做吗?” 三、建立规矩,让孩子“亲子感受”并有选择的权利。 “宝宝,如果你不按时吃饭,妈妈会收走碗筷,或者等下你要吃冷的。” 如果孩子是玩耍顾不上,他自己会权衡利弊。饿或吃冷的感觉一定不好,下次他自己会改。如果孩子是吃多了积食,饿一顿也并不是坏事儿,相信他对自己身体的感受和把握。 没有“情感勒索”的教育 有一天宝宝看到妈妈做饭,很是好奇,想伸手触碰煤气火焰,妈妈当然立即阻止,之后: 妈妈:(蹲下来问)宝宝,你是不是想摸摸火苗? 宝宝:(点头)嗯! 妈妈:妈妈跟宝宝说,火苗很烫,会把人烫伤,但如果宝宝要摸,会很疼,你还要摸吗? 宝宝:(很坚决)要! 妈妈:打开火,抱着宝宝距离火苗安全的距离,扶着宝宝的小手在火苗上扫过! 宝宝:(眼中含泪)啊——疼! 妈妈:妈妈也疼,宝宝也疼,为什么? 宝宝:火——疼! 妈妈:对,火苗是会发热的,可以用来烧菜,也会把人烫伤。宝宝还小,现在不能摸火苗,记住了吗? 宝宝:(摩挲妈妈的手指头,吹吹摸摸)妈妈不疼,妈妈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