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婷:我用了50年,想告诉你这个婚姻经验
我工作室曾养过6条小鱼,其中两条十分活泼,隔段时间就会满鱼缸你追我赶,自由又敏捷,看得出它们很享受这个过程。持续几分钟便恢复“常态”,该干嘛干嘛,像其他的鱼儿。
突然有天其中一条死了,在水上可怜的飘着,它的同伴一会便过去碰碰它下,之后再次游开,重复数次。
后来,我把那条死去的小鱼捞了出来。
仅仅过了2天另一条也死去了,漂浮在水面上,其它的鱼儿照样慢吞吞游着,完全不知道在它们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不免一阵伤心。
这让我想起楼下公园一对老夫妻,我经常见他们一起去早市买菜,外面的手分别提一兜菜,里面的手牵在一起。
之后把菜兜挂在树枝上,老头去打牌,老太太则围着公园慢走,我就在牌桌附近和一朋友打乒乓球。
每隔一段时间,老头就会抬头看看,我顺着他的目光,总会迎上他老伴儿的眼光,她已走完一圈,边走边朝这边望着。
这个时间很短,也就一两秒钟,之后老头继续打牌、老太太继续散步,我也继续打球。
但我深信,那一眼穿越了时光,似乎在回顾他们一起走过的路。
于是,我在思索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伴侣之间最重要的呢,是什么让他们不离不弃?
或许我们见过太多的别离与背叛,以至于一起白首成了奢望,但依然会有很多人在诠释着爱情。
他们用点滴光阴诉说着什么是相伴终老。
就像公园这对老夫妻,甚至就像我那两条小小的鱼儿。
思索过后我得出个结论,所有持续的、还过得去的婚姻,伴侣之间一定有某个“共同体验地带”。
这个词我想了很久,但愿能表达我想说的那种感觉。
“共同体验地带”有2个特点:
主动参与性。
任何事情都可以,只要伴侣双方能主动的、自然的参与即可,而不是被胁迫,或像是完成不得不的任务。
比如在离不离婚犹豫过程中,孩子无疑是关键,因为养孩子这件事是双方的共同参与,孩子从小到大见证了伴侣太多一起的时光。
这又是家的主旋律,是每天都在进行的、持续多年的“共同经历”,这种体验也只有夫妻两人会懂,也只有他们才能真正理解。
喜欢郭涛和梅婷饰演的《父母爱情》,他们在养育5个孩子过程中累积了人生的意义感,从怀孕到抚养再到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其中滋味怎是几十集就可以诉说的。
虽有太多的争吵与矛盾,但终究“共同体验”让他们一起携手至今。
而一方严重缺失或没有孩子的婚姻,解体可能性则更大。
当然除了养育孩子,还有彼此的工作、爱好、对家人的态度这些重大经历,那么,你对对方这些事感兴趣吗?是主动一起面对的吗?哪怕时断时续。
在这个“体验地带”中,你是可以做自己的。
这一点很关键,因为需求差异性,我们的“反馈”几乎都有顺从、讨好、迎合,甚至控制的成分,人很难在不感兴趣前提下“理解”对方需求。
而在这个地带则不同,这是某种契合,不需要刻意便可以完成这个“艰难的反馈”, 并被对方体验为“想要的”、“舒适的”。
就像我父母某个小小转变:
他俩都喜欢看电视,我爸爱看新闻频道,我妈则喜欢综艺频道,每次都会为频道而争执,但都不愿委曲求全迎合对方。
有次去爸妈家,见他俩居然有说有笑看节目、还不时热烈的讨论,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女排比赛。
从此,观看排球比赛就成了我父母“共同体验地带”,他们不需要迎合就已经“迎合”了彼此,在此基础上所有反馈的内容都不重要,哪怕是争执,因为就算争吵也变成了“共同体验”的一部分。
每看完一场球赛,他俩便多了许多共同话语,都到这份上了谁还好意思没事吵架呢,相反,会增强彼此包容度。
温尼科特说过:“一个能给他反馈的环境构成了这个人自我认同的核心”。
这话不仅仅适用于母婴之间,同样适用在婚姻爱情中的两个人。
自我认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基本存在感和价值体系,像我父母在看球中,无意识给与了对方这样的认同和价值。
在这一刻,从你眼中我看见了自己,并且这个自己是自在的,而你,是允许的。彼此都有这般感受,此为“共同体验”。
时间久了,你会因为和这个人在一起而更喜欢自己,至少不讨厌自己,反之,你和一个人在一起觉得自己是糟糕的,那么是时候反思这段关系了。
就像公园的那对老夫妻,就像我失去的那两条小鱼,真正起作用的不是“牵手买菜”、不是“彼此追赶”。
而是在买菜和追赶中我是被“照见”的,有你,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快乐。
当然,没有哪两个人可以持续待在“共同体验”之中,那反而是过于融合。
伴侣不需像那两条鱼之间有着决绝的爱恋,比“相濡以沫”更有意义的是:要时不时体验“相忘江湖”。
所以,我父母一天大多数时候都会各做各的事,那对老夫妻也是:老头打牌,老太太遛弯。
同时,他们又是独立的个体,互不干扰。
那么,伴侣为何会需要“共同体验”呢?
一是源自对“归属感”需要的本能。
正如Leary和Baumeister所言:“归属需要是人类长期演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所有人共同的自然倾向”。
可以简单理解为“人们对同类的寻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总会在寻觅相似之人,最好就是灵魂伴侣。
再不济至少在你面前我有某种归属感,这样活着便多了意义。
就算是离群寡居之人,就算是享受孤独之人,时间久了也会探出头来感受自己并未被同类遗弃。
对于归属,我们和鱼儿是一样的,这是生物本能,而最让人们渴望的,也是最便利的,就是身边的亲密关系能给你带来这种感觉。
第二个源自冲突。
比如规则与自由、依赖与独立。
必须先有规则,才可以打破规则获得自由,必须先有足够好的依赖,才可以更好的分离与独立。
就像那对老夫妻,老头之所以能够自由打牌,是由于身后有人,有所依赖。
所以,自由和独立只有相对,没有绝对,而规则和依赖却是绝对存在的,不管是规则还是依赖都是要有某个“客体”实现的。
倘若“客体”是一个人,最早可能是妈妈,后来是爸爸、老师、伴侣、领导、同事等。
倘若“客体”是一个场所,最早可能是妈妈的怀抱,后来是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等。
因此,对规则和依赖的需要,注定会和外界的人与环境产生链接,有链接,就一定产生“共同体验”,哪怕后来消失了或者转换了。
有人就会问,我就对他不感冒,他也懒得和我有什么交集,也不关注我,或者把他的体验强加于我,我们没有任何“共同体验”,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想有,该怎么办?
有类似感受或尝试无果,说明你们已失去了链接的意愿。但并不代表失去了对爱的渴望。可能你在其他人身上、在其他事情上投注了很多,与他们有了更多“共同体验”。
尽管如此也要探究原因,但凡婚姻一定有过“共同体验”,只是不知何时又为何把它们丢了。
笼统来说有三个原因:
第一,其中一方需求的浓度、广度变了,另一方并没跟上。
情感体验是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初有辆自行车带着爱人兜风其乐无穷,如今豪车大宅却闷闷不乐,一定是需求变了。
更重要的是另一方无视这种变化,甚至诋毁这种变化,当认为这个人“不好”时候,很难有动力建构“共同体验地带”。
第二,我称为“适应障碍”。
激情浪漫被岁月消磨殆尽,美好也被柴米油盐覆盖,有的只是搭伙过日子,甚至连夫妻生活也索然无味。
随便说一句,“夫妻生活”是效果很好的“共同体验”,若对彼此身体失去了兴趣,体验不到任何乐趣,只是某种机械的任务,就是在提醒你是时候反思了。
任何关系都有“适应障碍”,那是一种平淡、寡味、甚至无聊、空虚的感觉,此时需要重新赋予意义感,否则就无法构建“共同体验”。
第三,破坏作用。
这牵扯到一方的背叛与侵害,另一方的无法原谅,历经各种努力沟通后徒劳无功。
在此不再展开,若双方都还有改变动机,就需要寻求帮助,否则,只能越演越烈,直到关系破碎,回避没有任何作用。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上三个因素未尝不是好事,因为任何“在一起的体验”之所以长期有效,是由于体验到了“不在一起”。
就好像你们一直一起生活并没有太多感悟,甚至有些嫌弃和不耐烦,但当有一方离开后,诸多情感便会涌上心头,才知道无意中你们其实一直在“共同体验”之中。
必要的“丧失”就是成长,尽管会有愧疚感,但谁不是在失去中长大呢,至少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时光了,这就是某种丧失。
故此,是丧失让我们学会了改变与珍惜。
既然意识到已失去“共同体验”,必然会重新审视彼此、审视自我,在当下这个阶段重新定位意义感,好让余生不再为谁而活,找到不一样的改变之路。
之后就会再次具备建构“共同体验地带”的动力。
至于如何审视自我定位意义感,所有的教条和道理只是某种提醒,最关键的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短暂,是要去体验不是拿笔记本记录。
而且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和他人、事物构建一种“过渡阶段的共同体验地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