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 发表于 2018-12-4 11:38:48

“因为不好意思对医生提要求,所以宝宝生下来就送急...

01

有位读者给我留言,问我自己到底是哪一种人,“是那种付出型人格,还是本质上什么都不争不抢,比较傻呢?”

她举了三件事作为例子,供我判断。

◑第一件:上学时,和男生谈恋爱,一旦发现自己的某个女友也喜欢上了这个男生,自己马上退出,真心祝福他们好。

◑第二件:怀孕生孩子时,那天孕妇较多,医生们都剖腹产去了,只有一个医生忙顺产,她明明肚子疼使劲在流血,但看着大夫在产床上给别的孕妇接生,也不好意思吭声。看到婴儿出生那一刻,她都激动地哭了。结果等医生过来给她按压,说的胎儿在肚子里时间长了,有窒息,抢救了才过来。

◑第三件:她是老师,全市组织一项学生技能大赛,她帮着别的老师给人家学生做辅导,耽误了自己班的事,最后别的老师辅导的学生得奖了,她的学生没有。

老实说,看完这位读者讲述的故事,我心里非常不舒服。

我不由自主地替她难过,她永远优先考虑别人的需要和别人的感受,一个人会把自己看得多么卑微才会做出这些事情。

她很符合讨好型人格的特征,她那些在普通人眼中看起来十分无私的举动背后,其实是希望能够得到巨大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回报:我讨好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尊重我、爱我、关注我、亲近我。

她很需要从外界得到一种强烈的道德优越感,“你看我多好多无私多么肯舍己为人,简直太伟大了”。我们常说的“圣母”就是这种,从内心深处有一种受难的情结,非得把自己搞得很辛苦,非要做出一些牺牲,才能完成道德的自冾。

她认为真实的自己无法赢得这一切,只有压抑自己的感受,牺牲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帮助别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中国,讨好型人格是文化的必然产物,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都倡导有集体没个人,个人的自我和意志常常会忽略,人们习惯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寄托在外界的评价中,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样付出型、讨好型的人格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02

在《爱是一种选择》中,作者汉姆菲特·米尔、米勒将讨好型人格叫做“拖累症患者”。

所谓拖累症:就是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忍不住将他们背在肩上,结果自己被深深拖累。

但习惯讨好者,从来都不会从外界得到他们所渴望得到的被尊重和被爱,相反,他们永远是被忽视、被厌恶、被抛弃的一方。

因为讨好型人格所展现的从来都不是真实的自我,这在本质上既是对自己的不自信,也是对他人的不信任。

这种隔绝的怀疑的态度会带来几种结果:

第一,是会给别人带来一种很难描述的虚假感,让你无法真正去接纳他们,喜欢他们。

这种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比如以前我们单位就有一位女同事,对人非常非常客气,说话永远是带着笑,面部的所有线条都带着取悦和讨好的意味,她哪里都好,可就是给人一种浑身都不舒服的感觉。

和她在一起很累人,她永不放松,用讨好筑成了一堵墙,将自己和别人隔开。

第二,是会给别人传递一个十分负面的信息,“我是好人,你是坏人。”

这往往会引发别人的内疚和无助,不知道做什么才能消除自己的坏人感,或者满足讨好者的需要。他们貌似什么都不需要,越是这样,越难被取悦。

第三,是会纵容别人的坏习惯。

人性都有欺软怕硬的毛病,当讨好者丝毫不懂得捍卫自己底线时,外人就会不断进逼,最后讨好者始终处在一边倒的付出状态中,从而滋生出大量的怨气。

包括提问的这位读者,她能问出这些问题,就代表她并不享受这种状态,而且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自我牺牲得到别人足够的鼓励和尊重。

03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将讨好型人格总结为“中国式好人”,认为“中国式好人”中的“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而是讨好的“好”,“是你存在而我不存在”,所以我要掩饰自己深深的自卑和恐惧。

但“中国式好人”最可怕之处并非在此,而是他们这种“好”的背后,就是“坏”。中国大量盛产中国式好人,也大量生产中国式坏人。

比如我这位读者就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好人”与“中国式坏人”的结合体。

比如在第一件事中,她把男友让给别的女生,在女生面前显得自己特别无私特别胸怀宽容,但对于男生呢,莫名其妙被抛弃,被自己女友撮合别的女生,又是怎样的不公平。

第二件事更恶劣,那可是生孩子的关键时刻,稍微差几分钟处理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她却只顾着满足自己看新生命降临的神圣感中,宁可让肚子里的孩子冒险——事实是,危险已经降临,孩子窒息需要抢救,也不“麻烦”医生,她把自己孩子的利益置于何地?

第三件事更讨厌,她帮助别的老师辅导学生,却忽视了自己的学生,然后人家的学生获奖了,自己的学生却什么都没有,这样失职的老师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吗?

这样一种中国式好人,他们服从强者,却伤害弱者。

在那些他们觉得对自己有影响力的人面前,他们讨好、取悦、放低姿态;但在那些需要他们、依赖他们的人面前,他们就会变成坏人,忽视、伤害、辜负他们,让他们失望,强迫他们绑上自己的战车,和自己一样牺牲、付出、讨好。

朋友的妈妈对外人非常好,扶贫济弱,远近闻名,可是不亲眼看见,你不会相信她这辈子最亏欠的,居然是自己的女儿。

小时候朋友发高烧,她忙着照顾邻居家的孩子,生生让女儿烧了三天,差点没死掉;朋友要结婚了,她却把女儿的嫁妆钱都借给同事买房子。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中国式好人忙着去做好人,扮演好人,一定会辜负真正需要爱的那些人,包括他们自己。

04

如何不再做一个“中国式的好人”,很简单,要从虚假的道德优越感中走出来,变得“坏”一点。

这种坏,是不再那么循规蹈矩,被别人的需要束缚住手脚。

这种坏,是认识到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在满足别人之前先满足自己。

这种坏,是捍卫住自己的底线,谁侵犯了自己的底线,都要受到惩罚。

这种坏,是对值得人好,也是对不值得的人不好,爱憎分明,在感情上不搞大锅饭。

一个人,只要活得真实、热情,有活力和创造力,就总会得到一些人的喜欢。

当然,也会有一些人不喜欢,但世界那么大,一些人的喜欢就足够我们用一生去品味了,何必非要一网打尽。

- END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因为不好意思对医生提要求,所以宝宝生下来就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