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已经被父母成功挑拨离婚了”
作者:一只特立独行的猫朋友晚上打电话给我,一边说一边少气无力的哭:“我爸妈要是再不回国,我就要离婚了。”
朋友在国外生了孩子坐月子,爸妈过去照顾,结果还没有半个月,朋友就撑不住了。
“我爸妈来了我家开始还挺好的,但没多久就开始数落我老公,说他不管孩子,不做家务,半夜喂奶也起不来,一天到晚在外面不回家。但我老公做金融的,每天脑力劳动消耗很大,都要打起12万分精神。回家已经累得不行了,晚上我都不让他起来,要是白天算错一个数据就完了。晚上他回家洗衣服做饭努力的做家务,我爸妈都觉得他做的不够好,不够认真努力。我夹在中间很难受,再这么下去,我要离婚了。”
我问她:“那你老公什么反应?”
“我老公本来挺高兴的,但现在越来越沉默不语,他为了我一直忍着,但能忍多久我不知道。每天努力的帮我干活,晚上起来帮我喂奶。但他白天特别没精神,我真的是特别担心他会撑不住。”
“你跟你爸妈谈了么?”
“我谈了,他们说这是为我好,生孩子都不知道好好照顾我,以后还能有我什么好。他们总是用他们对我的爱来要求我老公,但我们是夫妻,不是父女。他们用爱的名义绑架我,但这个爱太重让我活不下去了。前几天我梦见我的孩子死了,我们离婚了,我想自杀。”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因为这是个很多家庭都无解的问题。
中国家庭,特别是中国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无界限。
孩子是自己的私产,即使是结婚生子,想什么时候介入都随自己。反正孩子是自己的,孩子的一切也是自己的。只要跟我的孩子结婚,对方就必须像我一样无条件的对我孩子好,当牛做马豁出命都在所不惜,只要对方一点不让我满意,对方就是全错。
养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渐行渐远,慢慢放手的过程,但大多数父母不这么认为。青春萌动的时候不允许早恋,上大学了担心对方不够好不支持恋爱,一毕业就希望有个适龄优质有车有房的人跟自己的孩子立刻结婚生子,结婚生子后各种找茬挑毛病只要没按我的心意来就是龟孙王八蛋。
我的另一个朋友已经被父母成功挑拨离婚了,理由很简单:
家里的钱一直是各管各的,没有交给我全部管
孩子的各种开销都是自己买单,爸爸为什么不给孩子买
坐月子时候爸爸只能偶尔起床来帮喂奶
洗衣服不够干净,拖地从来不能按照老人的要求竖着拖
自己总做饭给对方吃,对方下班回家啥也不干
其实,两口子工资很高,没必要放在同一个账户里;一般妈妈比较操心孩子的吃喝穿衣,也就买的比较多;老公早晨要上班因此晚上要睡好些;自己酷爱美食就喜欢做饭怎么非要理解成为了老公?
父母成天逼叨叨逼叨叨,终于也让她自己开始动摇,是不是真的不够好,是不是别人家都比自己家老公好。有意见、吵架、冷战、离婚。
现在离婚了,她父母还在家不断叨叨叨叨前夫多么坏,骗女儿成今天这样。
朋友小C去年离婚,结束了五年的婚姻。
她跟老公没什么明显的大问题,就是没有爱了。
从结婚开始,只要一有矛盾,双方父母就立刻介入进来调节,批评自己家孩子,捧着对方的孩子,以居委会大妈的架势,掏心窝子劝解,一直劝到两口子不得不表面和好给父母看。
然而,从心底,每一次,他们都没有和好,一次都没有。
他们的父母都把对方看成自己的孩子,白天偷偷进入小两口家里做家务甚至帮忙洗内裤,有不对的地方就批评教育,然而,别人的孩子,始终不会是自己的。
一年过去了,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和好的能力,失去了作为夫妻之间应该承担的事情。他们不需要做饭,不需要洗衣服,一切与工作学习睡觉无关的事情爸妈都干完了。最后,心底积怨太深,谁也不想去破冰,冰也太厚了,没希望也没力气。
平静的分手,离婚,办完手续。
双方父母都在自己家里数落对方:“我对TA那么好,连内裤都给TA洗,太不知好歹了,到哪里遇到我们这样的家长!”
爱是一种不自知不自觉且无法控制的东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我记得有个学校校长说过:“当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的时候,这个家庭要完蛋了。”其实不是这个家庭完蛋了,孩子的家庭也差不多得完蛋了。作为夫妻二人,最可怕的事,就是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从来没有自己的生活。当孩子离开自己的时候,满腔的注意力和热情无处发泄,于是又发泄到了孩子的新家庭里,美其名曰“为儿女继续发光发热”。
我有一个每天跟在网上练口语的外教,她每天的课有十几个小时,全年无休。我问她那怎么有时间与儿女聚会呢?她说:“我们每年就见面一次,因为住的远,我已经三年没见过我儿子一家人了。”
我问她为什么呢?
她说:“我们住的远,各自也有各自的事情。做父母就是一个放手的过程,就算不舍得也要克制自己。他有自己的新家庭,他的家庭有自己的运转与相处模式。他不光是我的儿子,也是一个丈夫、女婿和爸爸。因此他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思考和处理家庭里的事儿。我们的角度不同,我过多的干涉他,会让他失去平衡,他的家会被我伤害到。”
虽然我们不至于几年不见自己的孩子,但外教的这番话让我深思很久。懂得界限和克制,比倾泻满腔的爱更重要。
前几天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在考教师资格证,学习心理学,准备到儿子的学校当老师。我问她为啥,儿子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能单独在学校吗?她说:
“我在学校当老师,才能更好的了解他的学习和老师情况呀,以后分班什么的能给他最好的资源。”
我记得我小时候学书法学舞蹈学这学那,最讨厌的就是父母在门口伸着脖子往里看,监督我,哪个动作没别人做的好,出来就要批评我。如果他们哪天自己有事不在门口守着我,一整节课我都很开心。
被监督的爱,不是爱,是爱的枷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