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ya 发表于 2017-2-22 15:02:57

不求工作有趣,不望兴趣赚钱

有的人工作是工作,爱好是爱好,分得很开,有的人把爱好当工作。

前者是两个翅膀飞翔,后者是一个翅膀飞翔,没有退路,但是也会因此更努力。



Dear meiya:

您好!

看了一篇文章叫《找个让自己变得不一样的爱好》:一个男孩,他在念大学的时候参加了一次户外观鸟活动,从此以后就喜欢上了观鸟,也非常注重保护鸟类。他经常看到别人捕鸟、卖鸟就会去报案。一来二去,在民警圈混了个脸熟。毕业时,公安局招人,他就应聘上了。当民警之余,他还给当地的报纸写写观鸟趣闻。再后来他获得一份国际奖学金,去国外读了环境教育的硕士。毕业回国,找的工作不理想。有一回,他去西双版纳观鸟,邂逅了当地的热带植物园,受到震撼,就加盟了园方,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文章结尾的时候他说:“永远充满喜悦地看每一朵花。”可以看出,他的整个人生经历都跟“观鸟”爱好紧密相连,如果不是观鸟他当不上民警,也无法去留学;如果不是观鸟,他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他的爱好带给他真正想过的生活。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突然内心“咯噔”了一下,想:我把自己的爱好当成了职业。

我一直深信,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喜好是绝对的,我喜欢白色,那我打死都不会将就蓝色。因此我合上财务管理的毕业证书,一意孤行地投身于文案工作中时,我真的觉得创作这件事帅呆了。以前写字给自己看,自娱自乐;如今写字给意见诸多的上司看,给拿着二锅头的客户看,情况就变得不太乐观。回首两年的就业历程,真的不轻松。


当初,拿着一个财务专业的毕业证,好难说服一个广告公司请你。适逢有一个初中老师创业,开了一家后期工作室,筹备拍摄一部低成本电影,需要文案创作剧本,于是我二话不说就跑去投奔。那时工作室只有四个人,后来为了筹备电影,邀了一批监制、统筹、导演、灯光……本来两个人合写的剧本,最后成了我一个人的作业。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八月份,南方39℃的酷热天气,九个人在一个冷气房讨论剧本,只有我一个女生。期间,烟雾弥漫,为了跟各位抽烟的大哥缓和一下关系,特意了解了他们抽烟的牌子、原因,从而总结他们的性格,苦中作乐一下。艰苦的剧本筹备期间,哪怕是化妆师都能拿着剧本跟我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我也没办法,毕竟所谓艺术就是众口难调的,我也知道以我的经验与阅历怎么可能写出一个多好的剧本。九个月过去,剧本终稿出来。而我也因为受不了老板的无聊骚扰而离开。


第二份工作也是相当坎坷,本以为集团公司应该挺好的,却没想到自己在离开天蝎座老板以后,居然又遇到可怕的老板二号——双鱼座老板。双鱼座老板是一个主持人专业,商务出身,要求特别高的老板。极致,是他的工作原则。主持人出身的他,带着我们几个小兵,打算开拓集团下的广告公司——对的,一个主持人,带着我们办广告公司,多靠谱的事。工作久了,发现商务出身的他,十句话中九句都会出于本能地说谎:《一九四二》的某某场景是我们团队用几天时间搭建的;《太极》的某某爆破场景是我们拍摄的;每次对我写的文案有意见,他总会语重心长地说:唉,真的应该让我以前那些电影教授给你辅导一下。一个硬是要把企业宣传片当《舌尖上的中国》来写的老板,让我一直不知道方向,同时非常沮丧……


同届毕业的同学都异常羡慕我的当机立断,非常赞赏我的一意孤行。她们结了婚,成了家,生了孩子,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国企,财务这个通行证,都能让她们获得一个欣慰的岗位。我那时决定投身广告行业,来到大城市,找工作、租房,埋头苦干,接受不同人的意见,只是为了让半路出家的自己慢慢完成从财务到文案的专业蜕变。但过程其实很痛苦,痛苦的一部分来自于自身的平庸,想法太平庸,文字太平庸,跟那些4A的资深文案比起来,简直望尘莫及,导致我对未来的发展异常迷茫。另一部分来自身体的疼痛,长期的伏案写作让颈椎、肩膀病痛不断,备受折磨。明明做着喜欢的事情,为什么总是没有成就感呢?明明是向往的事情,怎么就越来越害怕了呢?到底是方向错了,还是完全错了呢?


今天我递交了离职信,但对文案这份工作仍在坚持,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meiya

你好!

先说一下,你看的那篇文章是我写的。前两天有个亲戚给我打电话,谈自己8岁儿子的教育问题(我一个未婚未育的女人跟别人谈孩子的教育问题还真是可笑),她的孩子上贵族学校,学校开办兴趣小组,数量多达三十几个。这个小朋友自己选择了“小小魔术师”和“小牛顿实验”,迫于妈妈的压力又选择了“演讲与口才”。每次上完“演讲与口才”的课他就不开心,但每次他上完“小小魔术师”和“小牛顿”,就快乐得跟小鸟一样。他开心地在爸爸妈妈面前表演、炫耀学会的魔术,还坚持让妈妈用自己配好的洗衣粉洗衣服,看看清洗效果怎样,他妈妈说“咦,还挺好用的”,他就很兴奋,但是妈妈很苦恼:我的儿子怎么尽是喜欢这些歪门邪道呢!她和我说:我当时觉得他性格比较内向,想提高他的表达能力,于是就让他报了“演讲与口才”,觉得这个还挺有用的,但是他上了很不开心。你说“小牛顿”吧,我觉得还好吧,至少让他知道一样东西的组成,但是你说学那个魔术有什么用,每次还要花钱买耗材。我跟她说:魔术多有趣啊,怎么会没用呢?刘谦不是靠魔术上春晚,赚大钱了吗?就算上不了春晚,还可以用来泡妞、在聚会上表演,多酷,其他的小孩只会弹琴,你家的孩子会变魔术,多长面子啊!就算没用,但孩子的快乐就是最大的收获啊。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了一大堆,这位妈妈还是长吁短叹,觉得孩子的这个兴趣是歪门邪道,没有用。


其实,不单单是我的这位亲戚,几乎全天下的父母都会有“这有什么用”的思想。小时候我喜欢种植花花草草,经常下课以后在自家院子里除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还看了许多“看图识植物”的书,懂得分辨月季和玫瑰,通过闻花香就知道是茉莉开了还是栀子花开了,还懂得扦插技巧。我妈当时经常对我说的话是:这有什么用?别搞这些没用的!赶紧学习去!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渐渐也成了“这有什么用”的大人。这种大人有“三没”的典型特质:1.没学习新东西的热情;2.没兴趣爱好;3.没用的事情不会做。“没学习新东西的热情”这很好理解,因为他们从小的感受就是学习很痛苦、很枯燥乏味。很多人除了应付考试再也不会看书,不是拿起书本就犯困,就是对学习一样东西有非常严重的畏难情绪。“没兴趣爱好”是因为他们原本有的兴趣爱好都被扼杀在摇篮中了。“没用的事情不会做”则是因为他们养成了功利的生活态度。有没有用的评判标准是能不能带来现实的好处和利益,这种评判标准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做什么事情之前会问一句:这有没有用?没用是绝不会去做的。


我收到不少大学毕业生以及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朋友写来的信,他们要么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工作,要么就是屈服于现实,找了一份薪水不错,或者父母安排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一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二没有一个兴趣支撑自己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三又没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热情和行动力,所以他们往往觉得生活迷茫、乏味、痛苦。我不能肯定地说这样的结果是由“这有什么用”的思维模式和态度导致的,但是我觉得这与“这有什么用”的思维模式和态度密切相关。我给出的建议是:要么选择做一份自己喜欢但收入只是过得去的工作,要么做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但在工作之外,有自己的兴趣。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有本书叫《工作颂歌》,他花一个月的时间观察一个工种,然后尝试着从对物流、饼干生产、职业咨询等十种行业的观察中得出一些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书中的职业咨询师西蒙斯说道:“大多数英国人随波逐流,将成人后的毕生精力用来做16岁时未经仔细斟酌便选定的工作。”我觉得这不仅是英国人的问题,也同样是全世界人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选择职业,对这个职业并没有多少的认识,比如有的人想当医生,只认为医生职业神圣,受人爱戴,却不知其漫长的学习历程、高负荷的工作强度、尖锐的医患矛盾、较低的收入以及在生存和良心道德之间的挣扎。有的人选择广告行业,以为经常可以见到明星,以为常常能拍很牛的广告、很牛的电影,以为可以在步行街看到自己写的惊艳广告语,以为这个职业文艺又时尚。不是有句话说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吗?其实现实是,大部分的广告人常常加班,非常辛苦,被客户和老板虐了又虐,卑微又无奈。比如,我现在当自由撰稿人,有人就以为我无忧无虑,却不知道我收入无保障的不安。所以,一个人选择哪个职业之前,最好先认真了解这个职业具体的工作内容,看看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是否匹配。


找到一份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固然很幸运,但是没有找到的也还是有其他的选择。前段时间,我在上海文化广场听台湾的王伟忠(台湾著名节目制作人)的演讲。他说到两点令我感触颇深。他说:一个人走的路由他的遗传、成长环境、受的教育和自身经历等决定,这些使得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大不同的,所以我们要感谢自己所有的经历,正是因为这些,我们才如此独特。他说:有的人工作是工作,爱好是爱好,分得很开,有的人把爱好当工作,他就是如此。前者是两个翅膀飞翔,后者是一个翅膀飞翔,没有退路,但是也会因此更努力。是的,将爱好当工作确实有风险,但也会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动力。


每个人喜欢做的事情不同,擅长的事情也不同。我认为适合的工作标准并不高:只要你不那么讨厌就成。更好一点的是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不仅会有成就感,而且生存一般不成问题,但前提是你得不断尝试,你得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你问我,明明做着喜欢的事情,为什么总是没有成就感呢?因为你一直没有成功啊,成就感来自成功的经验。明明是向往的事情,怎么就越来越害怕了呢?还是因为没有成功啊,所以导致对失败的恐惧。为什么没有成功的经验?这值得你自己好好思考,是遇人不淑,是不擅长,还是没有掌握方法?真正好的职业是将喜欢又擅长的事情结合在一起,但是拥有这样好运的人并不多,但至少你可以做到平衡:不求工作有趣,不望兴趣赚钱。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用这种方式平衡着工作和生活,他们白天为了生存而工作,晚上为了兴趣而付出。我曾看到一份杂志做了一期专题,就是记录这样的一群人:有个男人,白天是政府机关循规蹈矩的公务员,下班后穿起黑皮衣,背上电吉他,成了某个酒吧的乐队成员之一;有个女孩,星期一到星期五是中学体育老师,周末就是穿着性感衣服跳健美操的啦啦队员……


我还可以举些著名作家的例子。

德国人本哈德·施林克不仅在多个大学从事公共法律和法律哲学的教研工作,同时还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宪法法院的宪法法官。此外,他还是小说作家,写畅销推理小说,而小说《生死朗读》是他最轰动的作品,还被改编成电影,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


博尔赫斯在图书馆工作,担任过国立图书馆馆长,但同时他也是一个作家。他老爸豪尔赫·吉列尔莫·博尔赫斯也是如此,他是位律师,兼任现代语言师范学校心理学教师,精通英语,拥有各种文本的大量藏书。


还有那个写出《变形记》《城堡》的卡夫卡,白天的工作是半官方组织“劳工事故保险局”文员,回到家后写小说。据说他在工作中人缘不错,曾在十二年间从“助理员”被提升到高级职位的“总秘书”,这和他小说中传达的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人际沟通的绝望应该是大相径庭的吧。


我讲几个大家更熟悉的例子。

写《杜拉拉升职记》的李可,出书之后赚了不少钱,但是一直很低调。据说她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有十余年外企工作的经验,从事过销售和人力资源工作,但是她的同事并不知道她就是《杜拉拉升职记》的作者。


还有那个超级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在八小时内他是海关总署的公务员,薪水优厚,工作不太辛苦。八小时外他变身天涯上的“当年明月”,在网上写《明朝那些事儿》,十几年不间断。


这些人的日常工作只是自己生活的一面,而生活有很多面,他们践行着:不求工作有趣,不望兴趣赚钱。结果呢,兴趣不仅赚钱还名利双收。一般来说,要维持好这种平衡的状态需要一些条件。一是白天的工作并不会消耗掉你很多精力;二是你的兴趣爱好可以在非工作的时间里从事。假如你是个工作忙碌、经常加班的设计师或者程序员,估计能花在兴趣爱好上的时间就很少了。所以白天找一份能维系生存但又不会太忙的工作,晚上搞搞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失为很好的选择,生存与生活都兼顾了。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因为清晨和晚上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阅读和写作,所以在广告公司写着无聊的广告文案或者面对难缠的客户时,我比较容易心平气顺、有忍耐力,毕竟下班以后我有自己快乐的小天地。现在我成为自由撰稿人,靠文字为生,将兴趣当工作,接一些不喜欢的约稿常令我痛苦不堪,因为我既要求我的工作有趣,又期待我的兴趣能赚钱,但是既然为了钱,多少就得委屈我那颗高傲的文艺女青年之心。


如果真的热爱这份职业不妨好好想想如何能做得更好,学到更多,再好好坚持下去。像导演李安,就是喜欢拍电影,即使蛰伏六年,在家做饭、带孩子,还是不断写剧本,最后拿了奥斯卡。如果发现自己再坚持也是浪费时间,不妨考虑转行。职业的道路有很多,不一定要吊死在广告文案上,转行刚开始也许会辛苦一点,但是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会好起来的。


我再啰唆一句:没有哪一个职业是完美的,再好的工作也有一百次想辞职的冲动。所以,怎么平衡好工作和生活,需要你自己思考和选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求工作有趣,不望兴趣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