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潘 发表于 2016-6-15 18:29:16

精明的小女人,需走出基金净值高低的迷局

精明的小女人,需走出基金净值高低的迷局



芳芳是一位漂亮的白领丽人,2006年10月,她买进第一批基金——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及内需增长贰号。当时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刚发行,她以净值1元买进,到2007年年底已获利3倍多;内需增长的成绩也十分喜人。这让芳芳非常开心。
不过,2007年9月份以来市场的波动使芳芳真正领教了什么叫风险,同时,她认为手里的基金都已经3元多甚至4元,在此市场环境下应该全部赎回换成1元左右的基金,因此她果断地“杀基”了。原来,芳芳误以为基金也和股票一样,涨得多了,净值高了,就会跌,所以赶紧赎回了。
但是在听了景顺长城基金的理财专家的意见后,芳芳才发现自己的操作失误了。因为基金的收益与基金的净值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购买基金时,其实并不存在便宜和贵的区别。所谓的便宜与否,是与价格相关。基金买卖时的价格是基金的份额净值,也就是每一份额基金的净资产值,它是按照基金投资的股票、债券、其他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加上保留的现金计算出来的。这样的价格,与由交易双方博弈而形成的价格不同。双方博弈形成的价格,可以偏离价值,或者对买方有利,或者对卖方有利,这样也就有了价格是便宜还是贵的问题。
由于天生比较谨慎,很多女性在投基的过程中,以为基金的净值与投基的收益有很大关系,看到净值比较高时就赶紧出手,怕有风险。其实,基金净值高低与投资收益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比如说:假如有两只基金投资于同样的投资组合,其中一只净值1元,另外一只净值3元。某投资者分别购买两只基金各3万元,所得份额分别为3万份和1万份(不考虑手续费)。假设当天该投资组合价值上涨10%,1元基金上涨10%变成1.1元,投资者在该基金的账户资产现值增加了10%,变成30000×1.1=33000元;3元基金也上涨10%变成3.3元,投资者在该基金的账户资产现值也增加了10%,变成10000×3.3=33000元。
从这里我们可以到,决定投资收益的不是基金净值的高低,而是基金净值的涨跌幅,也就是基金的投资能力。投资能力强的基金净值不会止步于3元、5元,将来10元甚至100元的基金都可能出现。基金净值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天花板。基金的投资能力和历史业绩才是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其实,芳芳犯的错误具有普遍意义。精明的小女人,需走出基金净值高低的迷局。如果你看好股市的长期走势,那就最好耐住性子。虽然要有高度的风险意识,但也不要因为市场的短期震荡或外界的流言蜚语,让你的投资计划轻易乱了阵脚。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开基金净值这个误区呢?
1、不单纯地以基金现时净值高低来选择某只基金
对净值较低基金的偏爱可能会让女性朋友丧失长期增值的机会。我们要多看看基金未来的成长性,还有就是从基金管理团队的专业素养、以往业绩和基金未来的增值潜力等线索去研判基金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2、不能以为基金净值低,同样的金额可以购买更多的份额,投资回报就一定高
如果基金的净值低,投资者用同样的投资金额可以买到较多的基金份额,这种数量上的错觉,容易让投资者以为买净值低的基金是捡到了便宜,形成购买时的误区。从基金的投资回报角度出发,基金份额净值越低的基金,并不意味着将来上涨的空间就越大。
假设两只基金的时间期限相同,风险收益特征相同,也都没有进行过分红,那么,净值高的基金就代表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高,为投资者创造的收益多;而净值低的基金代表着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不强,为投资者创造的收益少。聪明的女人当然应该选择管理水平高的基金,也就是净值高的基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明的小女人,需走出基金净值高低的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