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潘 发表于 2016-6-10 10:43:58

巧妙避开棘手问题

巧妙避开棘手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会遇到难以回答的棘手问题,就像死结一样,不是一拉就解得开的,此时应避免正面的攻坚战,不按对方的逻辑思路作答,采取绕开的办法,另辟蹊径,寻找出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突破口。有时可以语出不凡,出奇制胜,妙“口”回春,达到“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的效果。演艺界的明星中不少能言智者为天下女人做出了榜样,请看她们的方法。被誉为“天后”的女歌手王菲是另类的代名词,千奇古怪的造型,冷傲孤独的气质,飘忽空灵的歌声,都是王菲的独到之处。另外,她的个性十足在圈里也是出了名的,经常噎得记者哑口无言。
王菲在台湾成功举办“菲比寻常”演唱会后,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最近有传闻说你和李亚鹏结婚了,是不是真的?”
王菲:“传闻就是传闻,信则有,不信则无。”
记者:“那你近来是否过得很甜蜜?”
王菲:“上回记者会你不在啊?那你们(指其他记者)告诉他答案吧。我看你们接下来也没正经的问题了,都问偏门的。”面对记者抛出的敏感问题,王菲大打“太极拳”,巧妙地回避了这些敏感问题。一开始记者便问到最让人头疼的婚姻问题,她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而是抓住“传闻”一词,一句“传闻就是传闻,信则有,不信则无”,就巧妙回避了问题。接下来,记者又想从王菲口中套出点“猛料”,于是问她“近来是否过得很甜蜜”,她运用“避实就虚”的说话技巧,把问题推给了其他记者,最终让他们一无所获。从短短几句话里,我们不但看到一个个性挥洒的王菲,还看到了一个巧舌如簧的王菲。
那么,如何巧妙地避开话题,出奇制胜,妙“口”回春呢?
1、巧换概念法
就是利用话语中的多义性和歧义性来“掉包”,采用甲代乙,或以乙代甲的办法,故意造成理解上的一种误会,以此来达到某种目的。一天赵泉的爱妻提出一个问题:“在遇到我之前,有几个女人吻过你?你吻过多少女人?”赵泉一本正经地闭目沉思后告诉妻子说:“以前吻过我的女人大概有23个,我吻过的女人大概也是这么多。”
其妻怒目圆睁,非要搞清不可。这时赵泉给妻子报了曾吻过他的女人的名字——妈妈、外婆、表姐、堂姐、姑姑、侄女等。
“啊——原来如此。”妻子的脸迅速阴转晴。
2、反守为攻法
即对交际对象提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或进行不正确的指责不予反驳,而提出与对方类似的反问句,使对方为难,从而取到峰回路转的效果。厨师小闻去年冬天因为迟到被尤经理炒了“鱿鱼”。今年春天厨房里人手不够,而且小闻制作西点确实有一手,所以尤经理将他又找回来工作。
谁料小闻是个倔脾气,一见尤经理就责问:“是去年将我炒‘鱿鱼’对,还是现在又聘用我对?”
尤经理怎肯承认去年炒他的“鱿鱼”是错的呢?尤经理淡谈一笑之后,反问:“你说窗外的这槐树,是秋天落树叶对呢,还是春天长树叶对呢?”
这回,难以回答的反倒是小闻了。
3、转移论题法
当他人提出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自己一时回答不了时,可以采取撇开的策略,答话看似与问有关,而其实无关,从而显露机敏与智慧。对方虽然得不到直接的回答但也无话可说。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台湾十项全能名将李福恩在撑杆跳高时意外失利,以致功亏一篑。赛前,有记者采访了他的教练——亚洲名将杨传广:“您是否认为李福恩将打破您的纪录?”
杨传广回答地很巧妙:“我不喜欢做赛前预测。但我希望我的纪录由中国人来破,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的,我都会很高兴的!”
4、自我解嘲法
即“向我开炮”,自己嘲笑讽刺自己,主动为自己舒缓心理压力,缩短与交际对方的距离。欧洲有位女士体胖,但她博学多才,精通外语,她的理想是当名外交官。在外交官员的考试前,她得知主考官将会问每一个人的婚姻计划。如果答者想结婚,他们会拒绝你;如果你答不想结婚,他们则会怀疑你是否有心理障碍。这个玩笑式的死结,好多人都没有解开。
轮到她的时候,主考官问:“请问小姐,你想结婚吗?”
她一本正经地回答:“嗯,目前我暂时没有计划。毕竟我身高6英尺,体重200磅,能配得上我的小伙子似乎还不多。”
所有的人都笑起来了,这位女士顺利地被录取了。
5、自圆其说法
即镇定自若,妙语连珠,对已然的窘境灵活应对,避实求虚,别样解说,以摆脱已出现的困境。有位男教师上课时,皮带从腰部掉下来,惹得同学们窃窃私语,捂嘴暗笑。这位教师发现后,只是微微一笑说:“同学们,如果年底教师评先进你们可别忘了我呀!”同学们一愣,不解其意。这时老师又接着说:“你们知道不,我废寝忘食地备课、教课、批改作业,现在瘦得连皮带都系不住,仍坚持为你们讲课,难道不够先进吗?”说着背过身去,从容地把皮带系好。教室里开始一阵寂静后,突然爆发起一阵掌声。
这位教师的皮带掉下的原因,无疑是自身的疏忽,然而他却把原因解释为备课、教课、批改作业而累瘦的缘故。高度的语言机智,使他化尴尬为自然。聪明的女人,若你能恰当地借鉴上述语言技巧,将会使你更加聪明机智,使你能言善辩,将会帮助你在社交中摆脱困境,渡过难关,大受欢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巧妙避开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