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雯 发表于 2016-1-11 16:54:57

三十岁后,你值得拥有这样的婚姻和人生

三十岁后,你值得拥有这样的婚姻和人生
作者:牧沐

有一朋友,和女朋友相恋多年,在筹备婚礼的阶段,双方因为谁买房谁买车,是男方全款还是双方共同还贷,出现严重的冲突。女方母亲生怕女儿受了委屈,对男方各种挑剔,要求女儿婚后不能做饭,因为会伤皮肤;女儿要掌握财政大权,因为男人有钱就会变坏;男方父母在男方家不能常驻,因为跟老人在一起不适应,女儿会容易累。奇葩的丈母娘还不够,更令朋友难过的是,几年的感情终究抵不过丈母娘的“敦敦教导”,女朋友变得越来越挑剔,最后双方父母水火不容,两人也不堪其累,最终劳燕分飞。
这样的故事已经屡见不鲜,成为电视剧影视剧的热门话题。当事人为此所困,却无法可施。每次听到这样的故事,我都不禁感叹,怪不得家庭治疗在中国有如此大的需求,因为中国人注重家庭关系,却很少有人能够处理好这种关系。
每一段关系,恋人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尤其是原生家庭和自己的新家庭之间,都要有明确的界限,每个人都应该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和尊重,相信并尊重对方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能力,拥有一个成年人的空间。可悲的是,诸多不幸福的来源,往往是模糊了界限,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要么过于疏离,要么过于紧密,总之是扭曲甚至到变态的地步。
父母对儿女的婚姻干涉太多,表面上看是基于爱,深层次里其实是不信任,不信任他/她能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相信他/能交到知心的朋友,不相信他/她能有好的发展,不相信他/她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恋人,不相信他/她能过的幸福。因此,父母会插手和掌管这一切,包揽了他/她生活的一切,包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交什么样的朋友,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找一个什么样的男/女朋友,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除去不信任,也是一种不自信、不愿意放手的表现。
心理学上对分离焦虑的研究主要关注孩子,但我却觉得,其实父母的焦虑更重,尤其是在与孩子的情感上。担心自己在孩子面前显得“没用”,担心孩子不再依赖自己,担心在情感上被孩子“抛弃”,因此才要紧紧拉住孩子的手,让自己显得很有用,很有能力,能够安排和掌控一切。这种不信任和不自信在言语、行为上都会明示和暗示孩子,孩子要么接受,像一个木偶人一样,过着安排好的一切。要么反抗,经历情感上的撕扯,两败俱伤。
很多父母会很开心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能力有勇气走到外面的世界,拼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另一方面,又不免悲伤和焦虑,不舍得、不敢放手。这种尺度不好把握,即便意识到也不见得能够做到。
有些父母认识到并克服了这种情感上的矛盾,有些父母并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能够认识到这种局限,更谈不上摆脱。所以我特别佩服能够克服掉这种矛盾的父母,他们是真正聪明、自信又懂得爱的人。
界限不清是否全部是父母的错呢?
肯定不是这样。我始终相信,作为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在受过高等教育后,是有基本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主导自己的生活的人。面对父母的干涉,耐心沟通,并拿出足够的证据让父母相信自己是可以自我负责,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的。不幸的是,很多的成年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变成为一个小小孩,高高大大的个子,成熟精致的面孔之下,内心却是一个还带着奶嘴的小孩。
林肯说,人在四十岁之后要为自己的容貌负责任,因为这个时候的面貌是由内心所决定的。我觉得,人在过了二十五岁或者,宽限到三十岁之后就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任,因为这个时候你有足够的能力、经验为自己负责。你自己举白旗放弃了自己作为成人的责任和权力,父母又怎么忍心不接过你的白旗,负担照顾起你的人生呢?
我身边的同事,同学,朋友,怀孕的一堆。再过两三年,我可能也会成为一个母亲。做父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如何做父母,谁都无法提前接受培训,过来人的经验始终是隔靴搔痒,不见得适用。我想最好的准备,就是做好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有着相对完善的人格,分清、尊重并处理好各种关系的边界。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把和父母的关系捋顺了,就是你能带给未来孩子最好的财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十岁后,你值得拥有这样的婚姻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