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怎么教育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妈妈应发挥女人的天性,耐心细致的作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告诉他哪儿错了,为什么错了,同时还要告诉他,同样的错误不要重犯,要及时地纠正,要吸取教训。切莫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葛竞刚是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最近,老师发现葛竞刚变了,以前活泼开朗、上课积极发言的他,现在变得沉默寡言,总是一个人发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老师经过细心地了解和与葛竞刚耐心地谈话,才知道了葛竞刚变化的原因。
葛竞刚以前特别爱说话,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把学校发生的趣事说给妈妈听,可葛竞刚的妈妈是位纺织工人,没什么文化,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葛竞刚身上,希望葛竞刚将来能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因此,对葛竞刚的学习抓得特别紧。她觉得葛竞刚说这些话都没用,纯粹是浪费时间,因此葛竞刚说话时,妈妈总是会打断他:“别说了,光说废话,一点用也没有,你把这心思放在学习上多好,快去做作业!”一次葛竞刚说班里发生的一件事,正说得兴高采烈时,妈妈说:“说了你多少次了,别谈这些废话,你还说,再记不住,看我不打你!”吓得葛竞刚一个字也不敢说,回到自己房间里去了。
葛竞刚以前也特别爱提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开始时,妈妈还回答,后来葛竞刚问得多了,妈妈不耐烦了:“别问了,就你那么多事,问那么多干嘛,去,学习去!”妈妈把眼一瞪,葛竞刚不敢再说了,因为他知道妈妈脾气不好,生气了会打人的,慢慢地,葛竞刚在家里话越来越少了,每天放学都闷在自己的房间里,因为妈妈也不让他出去玩,渐渐地葛竞刚的性格也就变了。
家长总是喜欢随意打断孩子的诉说,用命令压制孩子,不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必然造成亲子之间沟通的障碍。这样,家长也就听不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听不到孩子的心声。了解不到孩子的所思所想,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家长也不会知道,问题也就不会得到及时地解决,孩子的心理必然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另外,家长总是打断孩子的诉说,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孩子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总是憋在心里,也对孩子心理发展不利。
聪明的家长,在孩子倾诉时,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而是给孩子一个尽情倾诉的机会,这样家长才能更了解孩子,而且还会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更融洽。
在中国,自古以来父母对孩子最拿手的教育方法就是打。“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树不修不成料,儿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这都是历史上相传的教子经验。孩子犯了错,一些脾气暴躁的父母在恨铁不成钢的恼火下,失去理智地对孩子进行打骂,想以此来促使孩子改正错误。
然而,打骂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会使孩子形成说谎、冷漠、孤僻、仇视、攻击等心理问题,而这,往往会成为孩子日后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也会造成孩子出走、自杀等终生遗憾事情的发生。
心理学实践证明,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妈妈采取了“单向教育”,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刻板地说教、粗暴地打骂、无情地强制、精神地虐待,不仅恶化了亲子关系,还让孩子丧失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健全发展。
家长总是喜欢随意打断孩子的诉说,用命令压制孩子,不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必然造成亲子之间沟通的障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