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目的性太强”
阮琦老师讲到,我们平时的语言表述很不准确。在追女孩时,有时效果不好,别人会说你“目的性太强”。但什么是目的性太强,它的界限在哪?好像并不是特别清楚。譬如你在大街上搭讪一个女孩,你之前不认识她,你走到她面前跟她说:“我想认识你”。这个行为算不算目的性太强?有人会觉得它肯定算,你要不是对她有意思,才不会跟她说话呢~~“你在大街上跟一个女孩说话,肯定是被她强烈地吸引,那肯定是有目的的。”但这其中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就是我们的目的性和我们向别人提出的要求这二者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吸引,想跟她走到最后一步,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你想跟一个女孩谈恋爱、跟她结婚、白头偕老,这是你的目的性;但你此刻跟她交往,你向她提出的要求,这是另外一个概念。比如你现在就是想跟她说几句话、或者想让她留下个联系方式、或者是想跟她一块吃顿饭、喝个咖啡、做个好朋友。这个要求是什么意思呢?是你希望她现在对你的付出,或者说是她在当下给你的回报。这个要求和那个最终目的性是两回事,但大家经常把它们给搞混。
那什么是目的性太强?可以理解为:你此刻向她要求的付出超越了你们现有的关系;或者你非常执着地要求一个付出,即使那个要求并不是最终目的。譬如你和女孩交往的最终目的是谈恋爱、或是结婚,但在你跟她刚认识时你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把她约出来吃饭,这对当时的你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行为。但是,你们目前的关系还没到吃饭这个程度时,可你跟她的交流、言谈举止中却非常执着、非常顽固的要求吃顿饭,那么对方就会认为你的目的性太强。在跟别人交往时,只要你向别人要求的付出超出了你们现有的关系,都可以叫目的性太强;如果没有超出的话,即使你跟她交往肯定指向一个最终目的,但那个最终目的在你们当下的关系中并不存在意义,或者说你根本不用为这个事纠结。
男人喜欢女人,女人也会喜欢男人,你碰到喜欢的人,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如果有机会的话,跟她在一起”的愿望,这是完全不必去掩饰的。需要掩饰、或者克制的是你此刻要求别人给你的东西。我最终想要的东西和我此刻要求你给我的东西,从社交意义上是两回事。我想要你的全部,但此刻和你交往,我要求你给我的可能只是在一块跟我说说话,或者是共度一个美好的烛光晚餐。只要我要求的这个东西它不超越我们现有的关系,它就不叫问题。对于一个正常的女人来说,她也不会认为这是个问题。
但是每个人经历不同,有时会出现一些认知的错位。譬如一个安全感很低的人,他在某个地方被抢劫过,那么当他再次走过这个地方时,突然有一个人从黑暗处走过来,对他说:“哎,你等一下!”由于他对这个环境很敏感,他很可能就会认为跟他说话的人有目的,并且这个目的是要他身上的钱,他就会撒腿就跑。但实际上这是他自己产生了过激的反应,而那个跟他打招呼的人完全没必要认为自己跟他说了一句话就是目的性过强。
所以说,就算你的表达本身适度,但是依然不排除对方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曲解,比如搭讪时你说“我想认识你”,正常女孩可以把它理解为“他就是想跟我说说话”,但肯定也会有一些女孩认为是“他想睡了我”。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对方就是要这么理解,并且产生了惊恐或厌恶的反应,但我们不必因此认为是自己有问题。以上内容整理自阮琦老师的网络约会课回到开始时的问题,除非我第一次打电话过去就直接向客户要业务,那才算是目的性过强,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如果只是聊聊天、问一下最近单位的情况、有没有一些新的变化和需求......这就算不上目的性太强。在正常的社交当中,这种行为也不太会让客户觉得不舒服。如果客户因此而态度不好,那是他自身的原因,责任不在你,你也不必在意。至于在打电话之前你心里觉得不舒服,那就更是你的问题了,需要好好克服这个心理障碍。
编者按:本文很有意思的提出了“有目的≠目的性太强"的概念,重要的是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是非常实用的行动判断依据。读者可以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曾经有过因为害怕被误会为目的性太强而踌躇不前(该升级关系不升级,该拉关系不敢拉关系),或因为要求过度而被认为目的性太强呢(对对方的要求超过了你们当前的关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