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戴着各种有形无形的面具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戴着各种有形无形的面具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假我让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戴上了一个面具。
字典里对于“面具”的解释是:起遮挡作用的外罩,有时候是用来伪装的。戴上面具,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在我参与的众多情感调解类节目中,来到现场的当事人大多戴着面具跟主持人和专家交流。为什么会这样?我猜想有两个原因:第一,不愿让亲朋好友看到,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何况在电视这样一个影响很大的公众媒体上谈论家长里短更没“面子”。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面具是起遮挡作用的,遮挡什么呢?遮挡住人的真实自我。每个人的真实自我其实是很脆弱、很无助的,如果彻底地暴露出来,别说外人受不了,连自己都扛不住。这时候面具就派上用场了,就像人哭的时候,都习惯用手来遮住眼睛和面部一样。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戴着各种有形无形的面具:当我们愤怒的时候要努力克制,当我们悲伤的时候却要面带笑容。长此以往,面具背后那个真实的自己被我们忽略了、遗忘了,甚至被我们给否定了。比如,在心理咨询中,我经常注意到某些人总喜欢戴着面具去社交、去恋爱。他们的真实心态往往是这样:“如果一旦展露了真实的一面,别人就不会喜欢我、接纳我。”可见,越依赖假我的人,越不敢把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外人面前。一个人越不敢承认真我,就越依赖那个被包装过的假我而活。
有时候,我们不敢和伴侣分享真实的内心感受,是因为我们害怕对方不敢接受我们真实的一面。这往往导致一个非常可怕的后果,相处了大半辈子的夫妻还不怎么了解对方,唯有在决定分手或离婚的那一刻,才像压抑已久的火山一般突然爆发,说出1些虽然真实但却令对方胆战心惊的话来。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假面夫妻何其多也!
包括我自己也有类似的问题。我妻子也经常觉得,在外人面前和在她面前的我是两个人:在外人面前,包括在媒体面前,我总是正襟危坐、故作深沉,一副所谓“作家”的派头;而两人独处时,我坏笑,我懒散,我神经兮兮,还偶尔恶作剧。虽然有时候她也讨厌我身上某些地方,但总体来讲,她似乎很接纳那个真实而不完美的我。这也是我们俩十多年感情风雨无阻的重要原因。因为她接纳的是那个真实的我,虽然毛病一大堆,但不乏可爱之处,而不是那个似乎还不错但有点假模假式的作家。
但为什么我在外人面前老是给人一种装腔作势的感觉呢?我终于明白,是追求完美的个性害了我,让我不知不觉中戴上了一个面具。其实,那个故作深沉、彬彬有礼的我是假我,而在老婆面前无拘无束的我才是真我。我的人格分裂既是社会逼的,也是自我囚禁的结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黛比,福特是这样评价“面具”的:“面具是我们展示给世界的美丽面孔。”然而,面具戴久了,我们就摘不下来了。这会导致两个后果:
第一,我们终日戴着面具而活,甭说是别人,恐怕连自己都分不清哪个是面具,哪个是真实的脸。
小时候看《三国》,我一直喜欢曹操,不喜欢刘备。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感觉曹操活得真实,刘备做得虚伪,虽然曹操不少人骂,刘备许多人夸。但现在知道了,曹操是个敢于展现真我、敢于正视自己阴影的人:他敢爱敢恨、敢哭敢骂、敢吵敢闹,高兴了就端起碗来吃饭,生气了就放下筷子骂娘;他有时候很无耻,有时候也很残忍,但他不装腔作势,不文过饰非。
刘备却是始终戴着面具的人,包括他当着赵子龙的面,把赵子龙从千军万马、刀光剑影当中救出来的自己的幼子阿斗给扔在地上,说什么“为了你这个小儿,差点折损我一员大将!”都透出一个字:假!甚至刘备临终在白帝城跟诸葛亮托孤,还说过这样一番话:儿子就交给您了,请您尽心辅佐,如果阿斗不争气/您可自行处置。这把诸葛亮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过去史书上对刘备最后的托孤评价很高,说他对诸葛亮真正做到了推心置腹、无话不谈,你看连“儿子万一不行,天下就交给你了”这种话都敢说。可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刘备的惺惺作态。这些年,研究了心理学,我相信刘备也许并非刻意在演戏,而是出于某种需要,他要戴着面具而生,这有笼络人心的目的,也有自我保护的需要。戏开始是演给别人的,但演到后面,连自己都人戏不分了。可见,假我的面具戴久了,那个真我别说是外人,连自己都恐怕找不到了。
第二,面具戴久了我们会觉得‘很累、很不自在,那不是真正的自我,因此,我们总想找个机会把面具摘下来透口气。不过,面具这玩意儿,戴上去容易摘下来难,若要强行摘掉,反倒痛不欲生:面具下面早已是一张伤痕累累甚至血肉模糊的脸,我们无法面对。
美国流行乐坛天后小甜甜布兰妮,就是被完美的面具包装得太久,以至于迫不及待想摘掉它。结果呢,给自己,也给周围的亲人和恋人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众所周知,布兰妮自出道以来,一直保持着一种非常清纯乃至近乎圣洁的形象,她多次跟媒体表示会在婚前保持童贞,她被英国的宗教组织封为“圣女”,成了无数少女学习的榜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美国唱片工会认证为“有史以来唱片销量最多”的女艺人,这样一位左右全球流行风尚的纯情玉女,却在2006年年底忽然陷入癫狂状态:她先是被狗仔队拍到去夜总会跳舞时没穿底裤;三个月后,她又被发现在另一家夜总会和两个舞女大玩性游戏;没过几天,她跑到一家廉价发廊,亲自动手把自己一头秀发全部剃光;再往后,她在母亲的劝诱下,被安排进入了一家康复中心治疗,在那里,她多次歇斯底里地叫嚷:“我是骗子!我是个冒牌货!”她还时不时冲到大街上央求普通人和她合影。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如此的匪夷所思,如此的瞠目结舌。
为什么一个纯情玉女一夜之间会性情大变?她是失恋了?被男人欺骗了?还是唱片销量急剧下滑或者受了什么刺激?她有家族精神病史吗?
都不是。
她的事业一直如日中天,她的家庭、她的母亲也很正常。在此之前,虽然她刚跟第二任丈夫离异,给她的心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还不足以把她逼到彻底失控的状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新时代的“圣女贞德”瞬间堕落?
在我看来,是她自己。她早就厌烦了乖乖女的标签,她想迫不及待地摘下“圣女”的完美面具,她不喜欢自己的巨星光环,从她在康复中心高喊“我是个骗子,是个冒牌货”,再到大街上央求普通人跟她合影,都在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所谓的明星,所谓的玉女,都是假的,都是包装出来的,她要丢掉那个假我,找回真我。这个真我就是一个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女孩。哪怕是个捣蛋鬼她也愿意,因为那才是真实的她。
接下来,读者也许会问:既然布兰妮压根儿就不愿当什么“小甜甜”、乖乖女,那么是谁逼她非要去戴上那些让她厌烦至极的面具,贴上那些标签的?
是媒体,是粉丝,更是她的母亲林恩。
我看过一些相关报道:布兰妮所谓好女孩的形象,是她母亲精心打造出来的。
大约从两三岁开始,林恩就开始栽培她的宝贝女儿,唱歌、跳舞、试镜、表演,基本上充斥了孩子的整个童年时光。后来,布兰妮在流行乐坛的所谓辉煌和成就,与其说是自己的天赋和努力的结果,不如说是得力于母亲的主宰和支持。她的乖乖女形象,一方面出自唱片业的包装,另一方面也来自母亲的潜台词:做我的女儿,就要乖,就要听话,不许有任何忤逆的举动!
这里涉及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一位巨星的诞生,如果都是来自母亲强加给她的意志,而不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这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一是不开心,二是不情愿,三是去反抗。
她成名之后所做出的上述种种匪夷所思的举动,可以看出是在和母亲较劲,跟母亲摊牌:我不愿意听你的安排,我不愿做那个好女孩,因为那不是真实的我。
在她跟贾斯汀的关系中,这种离经叛道就更明显了。有一次,贾斯汀在飞机上对一个乘客发牢骚说,布兰妮根本不是什么玉女,他们早就有性关系了。他有被骗的感觉。没多久,这对金童玉女四年的恋情也宣告结束。可见,玉女是假我,是面具,是做给大众看的,而那个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个性才是布兰妮的真我。
布兰妮的悲剧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了讨父母喜欢,为了少受批评和责备,我们就像布兰妮一样,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乖、更听话、更顺从,久而久之,我们给自己的心灵建造了厚厚的堡垒。这堡垒成了虚假的自我,真实的自我像个囚犯被关了起来,常年不见天日。囚犯并没有死去,他总想逃离出来,终有那么一天他还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越狱而出。那一刻,你才发现,他不仅没有被驯服,反倒更加狂躁。
因此,摘掉假我,直面真我,核心还是要正视自己内在的阴影。最好的办法,不是把它像罪犯一样囚禁起来,而是跟它做朋友,直面它的缺点、它的不堪。告诉它:有些毛病,人人都有,无需克服;有些问题,一起面对。要接受内心的阴影,理解它,超越它。
楼下的接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