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效应:权威最易令人信服
权威效应:权威最易令人信服有一位书商,仓库里积压了大批的滞销书籍,让他日夜犯愁。
有一天,他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托了很多朋友,将一本精装的样书送给了总统,总统收到这本书后,翻了翻,出于礼貌,说了一句话:“这是一本好书。”书商知道后,大喜,于是打出了这样一条广告:“有一本总统认为很好的书正在热销,欲购从速!”不到一个月,积压如山的滞销书便销售一空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位书商手头上又有了一批销售不旺的书,他依样画葫芦,照样送了一本样书给总统。不过,这一回,总统毫不留情,看也不看就说道:“这本书很糟糕!”没想到,书商仍然借此大肆宣传:“有一本总统认为很糟糕的书正在热销,欲购从速!”这一次,销售更加火暴,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售罄了。
几个月后,书商再次遇到了同样的滞销问题,他仍然将样书送给了总统,这一次,总统非常谨慎,对这本书的好坏,不发表一个字的意见。书商得知总统一言不发,就在书籍的广告上写上了这样一句话:“有一本总统都无法评价的书正在热销,欲购从速!”总统听闻哭笑不得,而人们都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书让总统都无法评价,于是,这本滞销书不到几天时间又销售一空了。
这是一位非常精明的书商,他十分了解大众的心理。无论总统对样书做什么样的评价,书商都可以将这种评价作为图书的卖点。因为,对大众产生最关键影响的不是书评的内容,而是做评价的那个人,总统本人就是图书的“金字招牌”,总统的任何话甚至是一言不发都是图书的最佳广告。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每每小声咕噜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2008年9月27日,股神巴菲特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斥资十八亿港元认购了2.25亿股比亚迪的股份,这一入股不打紧,比亚迪的股价最高飙升到了八十八港元!凭什么?凭的就是权威,股神的权威。如果一个人地位高,有水平,有威信,被人信赖,被人敬重,那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引导并影响大众,只要有权威人士的存在,就一定会有追逐权威的大众。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权威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权威效应的现象比比皆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生病了,而且还是疑难杂症,你到医院去,希望挂什么样的号?你希望跟一个什么样的医生打交道?毫无疑问,你会想方设法挂专家号,找资历最深、经验最丰富、名气最大的医生来看病,这就是权威的力量。
“人微言轻,人贵言重”,在普通人眼中,权威人士代表着正确性,代表着安全性,更代表着一种主流的趋势。有的时候,权威人士的一句话,胜过普通人的千言万语。正是因为人们如此推崇权威,信任权威,所以,当我们在沟通之中需要让自己的话语更能说服人、更能影响人时,不妨向权威借力。
有一位讲师,他的演讲能力和培训能力都非常不错,但有两个美中不足的地方:第一,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总是夹杂着地方口音;第二,他的个子非常矮,只有一米六出头。每次他出去讲课培训时,学员们都不大能接受他,就算能坐下来听他讲,也不怎么信服他,总会暗地里对他指指点点的。
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每次开讲之前,他都会对学员们这样说:“各位,今天给大家讲课之前,我要跟大家分享两点,这是我所具备的两大特点,也是我两个最大的优点。”学员们对这样的开场都很好奇,他于是接着问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个世界有一个伟人叫孔子,众人都笑起来,谁没有听过孔子呢?他继续问,孔子的普通话标准不标准?大家都回答说不标准。他笑笑,很神秘地总结道:“所以,我说,这个世界上的伟人,具备的第一大特质就是普通话不太标准。在过去,我本来有时间也有机会去学习普通话,但是我发现,假如我能把这样的时间用于研究我要讲的课程与课题,那么我肯定能够把课讲得更实用,这样对大家的帮助也会更大,所以说我也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研究普通话,但我讲的课百分之百绝对是实用的。”
接下来,他又继续调侃着问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拿破仑,这个拿破仑身材不高,可是他征服了欧洲,所以说,世界上的伟人还具备第二个特质,那就是长得都不太高,因为就像潘长江在小品中说的那样,浓缩的都是精华。
自从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的“塑料普通话”和矮个子开解后,再也没有学员因此议论他、笑话他了。而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他的课越来越受欢迎,他也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培训名师。
这位培训师为了说服学员们接受自己、认可自己,他搬出了孔子和拿破仑,借用两大权威人物的力量,以一种风趣诙谐的方式告诉学员们,作为一个培训师,普通话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身材高还是矮,也不是最重要的,能把课讲到最好、讲得实用才是最关键的。我们想要彻彻底底、干净利落地说服别人,有时候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忘记向权威借力,哪怕是几个字的名人名言,一句话的名家论断,或者一小段的名人轶事,都能令我们的话语更有分量,更有说服力。
这次必须是沙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