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妻子、小三,三个人这么像…
11年的感情,我以为我们的婚姻进了保险箱 妻子:理科硕士、31岁、现在法国工作 丈夫:医学博士、31岁、现在法国一家医院实习 妻子说:夫妻二人本科同校,婚前恋爱7年,婚后4年,一共11年的感情,一直以来都很恩爱。可是一年前,丈夫认识了小三,并且很快陷进去了。三个月前,丈夫曾经提过一次离婚。现在丈夫虽然还是按时回家,却拒人于千里之外,不亲近,不同房,冷淡,礼貌。 妻子还提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她跟婆婆长得很像,小三跟又跟她长得很像。 经过对丈夫的原生家庭研究,可以看到丈夫0-3岁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幸福地生活,受全家人的溺爱;4-6岁被送去部队的寄宿制幼儿园;6-12岁回到父母身边生活;12-18岁读寄宿中学,青春期很叛逆,与母亲冲突不断;成年后对妈妈缺少耐心,嫌妈妈烦。4-6岁时,每次离家去幼儿园,年幼的他都哭闹得很厉害。 比较明显,这又一个亲情分离的案例。 念大学的时候,丈夫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了妻子,并且“一见钟情”。本科4年,研究生3年,他们经历了7年恋爱,终于在出国读博士之前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妻子很好地投入到家庭生活里去,用心地照顾丈夫的生活。生活是琐碎的,妻子慢慢变得琐碎,爱唠叨,不仅在相貌上酷似婆婆,在性格和行为方式上也越来越像婆婆了。 在一年前的一次华人聚会上,丈夫只看一眼就爱上了她,筱筱。这个让妻子很头疼的小三。 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婆婆、妻子、小三这三个女人长得很像。小三比丈夫小7岁,俨然是当年在校读书时的“妻子”,因为两个人仅仅是伙伴关系,玩得很开心,轻松又愉快。而现在的妻子,已经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婆婆”。 丈夫只喜欢小时候陪他玩的妈妈,不喜欢长大后总是管束他、唠叨他的妈妈。丈夫在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让他对自己家庭产生的期待是,家务劳动方面“家长-孩子”模式,夫妻互动方面是“孩子-孩子”模式。 根据探索的原因,我们制定了下面的修复方案:不再在丈夫面前提及小三,冷处理;不再关心、好奇丈夫跟小三之间的联系,更不再指责和谩骂;本来是好心,怕丈夫丢三落四,怕丈夫迟到,唠唠叨叨的行为尽量减少;在丈夫面前不要强势,独立料理家庭事务,在丈夫回家后,尽量去做丈夫的玩伴。总之,尽量回到两个人当初恋爱时的状态。 妻子按照修复方案执行一个星期后,情况有所改善。妻子生日那天去找丈夫,丈夫居然没有拒而不见,而是很快地跑出来,还嘱咐妻子去买个蛋糕,周末跟妻子一起吃饭。妻子因此也看到了希望,有了继续努力下去的信心。 这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使丈夫出轨,认为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妻子也不要绝望,更不要破罐破摔。相信有幸知团队咨询师的协助和陪伴,总能找到原因,挽救我们的婚姻,挽回不必要的家庭损失。 一起来重新认识“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不是爱,而是一种主观的欲望,是一种幻觉。有多少人被宝玉初见黛玉时那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所吸引,就有多少人会喜欢这种所谓“一见钟情”的感觉。这种“爱”的确拥有海市蜃楼般的魅力,让人情不自禁的头晕目眩,无法自拔。但这类所谓的“爱”,没有现实基础做支撑,并不具备可持续性,禁不住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美国畅销书作家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把爱定义为: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从这个方面看,“一见钟情”不过是内外因作用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并未触及到心智,至于是否会促进双方的心智成熟,仍然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中去验证。所以,对于已婚人士来说,即使对方在婚姻之外遇见了所谓的“一见钟情”,也并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如果处理得好,很有可能成为夫妻成长路上的催化剂,促进夫妻双方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共同成长,从而使原本看来风雨飘摇的婚姻变得和谐起来。 问答:不知道丈夫是否出轨,怎么办牛轧糖:不知道丈夫是否出轨,怎么办? 宋立:在婚姻和家庭之间的亲子、婆媳、夫妻关系治疗中,关系修复是其中最难的,有问题迹象的夫妻完全可以在出轨之前找到咨询师,这时候治疗成本低,治愈概率高,就同定期体检一个道理。 苏书:老师我爸经常怀疑我妈出轨,导致我现在总怀疑我对象背叛我了,即使他解释我也不信任他,我该怎么克服? 宋立:被怀疑的人不一定不忠,但怀疑的人一定是不自信的,他潜意识里认为他配不上对方,可以用认知疗法,重新修正认知。 楚儿:宋老师,我老公的原生家庭是父母高官,他是官二代,父母年轻时忙于工作、忽略他的成长,他是跟奶奶长大的。他说在父母身上从来没得到过爱,其实我看到他父母很爱他的,可他就是不知道感恩。现在他对家庭也没有什么责任感,把婚姻当作儿戏。 宋立:他很小的时候没有收到爸爸妈妈对他爱的语言上、躯体上的确认,另外父母和他亲密度不够,亲密关系没有建立起来,所以他没有感受到被爱,自然也说不上感恩了。
我也是醉了。
页:
[1]